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荷蘭園真有荷蘭人?
政商學術界探討人工智能
工聯“五一”代表團赴京津取經
婦聯考察陝西建設新貌
新聞特搜
城規會下周二議七規劃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4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荷蘭園真有荷蘭人?



馬路全名為“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因太繞口而被華人稱為荷蘭園大馬路。


今日的荷蘭園大馬路已是澳門主要交通幹道之一


荷蘭園大馬路原是一片菜園,後因鼠疫流行被剷平開路。


    荷蘭園真有荷蘭人?

    南接水坑尾、北連美副將的荷蘭園大馬路,是澳門主要交通幹道之一,其中“荷蘭園”又位處何方?又因何會有“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這一繞口的全名呢?

    囚禁戰俘荷蘭園

    澳門應存在過兩個“荷蘭園”,其中一個要講到十七世紀的葡、荷之爭。明朝年間禁止海外貿易,禁令卻不限制在澳葡人,變相讓葡人壟斷明朝貿易,豐厚的利潤自然招人眼紅。當時海上霸主荷蘭向明朝借地通商不果後打起澳門主意、數次進犯。一六二二年葡荷澳門戰役爆發,荷蘭兵登陸後卻慘敗而逃,數百俘虜被囚禁在大炮台東面的廢園內,即約今日的舊西洋墳場位置,被華人稱為“荷蘭園”,又因荷蘭人毛髮偏紅而令山頭也得名“紅毛山”;但隨着戰俘離開,“荷蘭園”很快被忘記,“紅毛山”反而一直流傳至上世紀初。

    荷蘭人購地種菜

    另一個“荷蘭園”則與今日的大馬路相關。清朝之後荷蘭人以和平姿態來澳定居,有荷蘭人購入從望德聖母堂至新花園、由雀仔園尾至塔石廣場處作菜園,被稱之為“荷蘭園”,與相鄰的和隆菜園阡陌縱橫。

    不過和隆菜園後被貧民佔用居住,由於搭建的木屋衛生條件差,助長十九世紀末的鼠疫大流行,當局因此着手整頓鏟平整區,順道開闢荷蘭園大馬路。

    馬路全名太繞口

    荷蘭園大馬路全名為“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有說肥利喇亞美打是時任葡國海事部長,徵地等殖民地事宜應先向他申請,但鼠疫事態緊急,澳督跳過這一步,再以部長之名命名街道以表達歉意,但對華人而言該街名實在繞口,於是以“荷蘭園大馬路”稱之。

    欲知更多的詳情,立即掃碼欣賞。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