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技術移民臨居續期上訴獲勝
(新聞小語)加強關注照顧問題青少年
天氣持續不穩
羅彩燕倡增中醫服務醫券加碼
安海龍山寺千手觀音分靈泉州天后宮媽祖分靈安座祈福法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4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加強關注照顧問題青少年

夏 耘

    加強關注照顧問題青少年

    昨日網上社交平台流傳一張穿着校服的學生,凌晨時分獨自在北區某快餐店流連及休息的照片,有網友更稱數天前已目睹相似景況,令人感到疑惑及痛心。經警方證實,事主為一名入住社工局院舍的初中男學生。事件已交由社工局處理,社會關注是否院舍疏忽照顧。

    伴隨多變的社會環境,家庭問題湧現,有些兒童和青少年缺乏父母的照顧和關愛,無法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甚至連基本衣食供給都成問題,需要暫時接受院舍的照顧服務,使他們獲得健康成長的環境。

    本澳兒童和青少年院舍,多由政府提供硬件設施和金錢上的支持,民間團體管理,“官辦民營”運作多年,方式靈活,開支節省,服務也更切合受照顧者所需,質素理應較有保證。況且有關院舍與學校有直接關係,放學後也有督課及補習班等服務,相信要掌握學生行縱絕不困難,難以理解仍會出現疑似疏忽照顧的事件。事件中家長雖是第一責任人,但有關青少年既已入住院舍卻流連在外,到底是因為相關院舍服務不到位,還是人為因素或別的情況?當局應查明究竟,深入了解哪些環節出現問題,嚴肅處理,堵塞漏洞。這次事件亦反映當局與院舍間現有溝通機制存在不足之處,必須檢討,並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監管和制訂處罰機制。

    事件中的學生寧可從院舍出走,選擇到處流浪,是由於生活沉悶、與院友合不來,又或因經常受責備?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兒童或青少年逼不得已與原生家庭分離而入住院舍,欠缺家庭溫暖,產生強烈疏離感、不安全感,或多或少對生理及心理造成影響。處於這個既敏感又脆弱時期的少年,需要更細緻的照顧及呵護。

    有關當局宜借此次事件,更好了解各個院舍日常運作。更重要的是因應社會發展,力所能及提供所需支援,包括加強人員培訓,合力提升院舍服務質素,讓兒童及青少年過上有品質、受關懷、獲鼓勵的生活,茁壯成長。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