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旅遊+ 助中小企發展
旅客消費模式改變,加上居民消費外流等因素,減弱部分中小企對前景的信心。在經濟復甦進程中,不同商戶生意恢復差異較大,有的能掌握“流量密碼”成為網紅店,甚至有條件擴張;有的尚在適應市場變化,面對較大經營壓力和挑戰。
汰弱留強是商業市場規則,但馬太效應也不能忽視。當強的越強、弱的越弱,長此下去,集團化、連鎖式經營佔據大部分市場,不利商業多樣化。有些店舖特別是老店、特色店或因跟不上時代變化或不同原因離場,令人惋惜。店舖快速迭代,不斷帶給消費者新鮮感,居民、旅客都希望本地市場百花齊放,新舊商戶並存,為消費者帶來多元的消費選擇。
針對疫後消費結構改變,要挖掘潛在消費力、刺激消費需要進取的手段。長遠而言,離不開企業主動革新、積極轉型變陣,特別是適應市場變化創新產品和優化服務。
去年以來,政府各部門、商會都在積極通過不同方式引客留人、刺激消費。同時通過不同項目提升企業競爭力,不論是消費獎賞、數字化轉型計劃等,企業均參與踴躍,體現企業自救自強精神。下半年,美國有望減息,或可緩和企業資金成本負擔,並因澳門元匯率轉弱,有助減緩北上消費的誘因,還有助提振旅遊業表現,增加企業對後市信心。
如今港澳中小企面對相同的挑戰,參考香港政府日前推出九項支援中小企措施,包括有按時供款的按揭客戶,即使抵押品估值下跌,銀行亦不會提前要求還款;還息不還本計劃下的還本部分亦更具彈性,藉措施協助中小企在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中,持續營運和發展,並避免對中小企資金鏈造成太大壓力,甚或觸發連鎖反應。
澳門政府宜密切關注中小企經營情況,必要時推出措施。另外,持續發揮澳門旅遊+的優勢,加快推動休閒企業落實更多非博彩項目,利用大型活動、展會、演唱會等項目引客;完善交通配套、持續優化營商,創造人流和消費力,助中小企可持續發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