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6版:閱讀時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白人至上的迷信根源
當一個女性被丈夫拋棄
海外中華文物尋蹤與鑒賞
《橫向戰力Streaming Power》
《一開口就讓人喜歡你》
《為什麼他要說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3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海外中華文物尋蹤與鑒賞

司徒一凡


《離家的國寶:中國海外文 物尋蹤與鑒賞》 作 者:陳文平、安夙 出 版 社:中信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海外中華文物尋蹤與鑒賞

    “文物光華,彪炳世界。”我國不同年代的歷史文物,既是中華文明恆久延綿的重要實證,亦是中華民族繁衍不息的根系與靈魂。但是,由於歷史上的各種原因,中國成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全世界四十七個國家的二百多家博物館中,收藏有多達一百六十七萬件中華文物,而流散在海外民間的中華文物更是難計其數。這些散落於世界各地的眾多國寶重器為何“離家”?它們流失轉手的經歷如何?現今所歸何處?其真實樣貌又是如何“驚豔”於世?《離家的國寶:中國海外文物尋蹤與鑒賞》一書,為上述問題提供了直觀而可信的答案。

    全書分上、下兩個篇章編排,由上海大學教授、中國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平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典藏部館員、策展人安夙合著。上篇〈國寶離家之痛〉由陳文平教授撰寫,以圓明園文物、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寶藏、天龍山石佛、皇家寶藏、三學寺石獅與唐鴻臚井刻石、昭陵六駿之兩駿、殷墟甲骨、清宮寶藏、宋元名畫、金村文物十大文物流散事件為線索,為讀者勾勒出這些國寶流失的真相,講述流失海外文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曲折經歷及文物的藝術價值。自一九八八年起,陳教授歷時三十餘年,致力於離家國寶的溯源調查、尋蹤問跡,遍訪世界各地相關博物館,不斷追溯中國文物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流散歷史。書中內容便是其長期探索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難能可貴。

    下篇〈海外中國文物珍品精選〉由安夙撰寫,內容圍繞從全世界數十個海外機構藏品中精選的一百零八件中華海外遺珍展開,其中包括書畫、陶瓷、銅器、玉器、雕塑、漆器、甲骨石經等八大類,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書中的每件文物都有詳細講解文字,從歷史背景、製作工藝、色彩細節、造型美感、圖案寓意等多重維度進行深入解讀,配以印製精美的清晰插圖,並逐一註明名稱、朝代、尺寸和收藏地,令讀者得以領略那些難得一見的國寶奇珍之真容,因此亦使本書成為一部鑒賞中國流失海外珍貴文物的上佳讀物和一座難得的“紙上博物館”。

    在書裡,讀者可以看到收藏於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的新石器時代玉璧與商朝青銅卣,收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的東晉書法名家“書聖”王羲之的草書傳世佳作〈行穰帖〉,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宋四家”之一黃庭堅草書名作〈廉頗藺相如傳〉以及“明四家”之一文徵明小楷書〈文賦〉,收藏於法國賽努奇博物館的唐代黑釉藍斑罐……林林總總,猶如與文物展開了一場穿越千百年對話,從中“聆聽”歷史之音綿延不絕。

    還有那些分散在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等處的眾多文物,包括:唐代的三彩倚坐執鏡女俑、元代的龍泉窯青瓷點彩玉壺春瓶、五代的花鳥紋紡織品、北宋的耀州窯青瓷刻花牡丹紋瓶、南宋陳容的〈九龍圖〉、新石器時代的陶鬹、商代的鴞紋觶、戰國的龍形玉佩、明代的荔枝紋雕漆高足杯、北魏的元謐石棺、被稱為“六朝四大家”之一的顧愷之名作〈女史箴圖〉唐摹本……這些凝聚中華祖先千萬年智慧結晶的文物,彰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深刻洞見,每一件都令人驚歎不已。

    正如陳教授在書中所寫:“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之巨,盈千累萬難計其數,這本書所收入的不過滄海一粟,但如果能觸及一些讀者,使其對中國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有進一步認知和提高,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尤其對文物流失海外有更多的關注和思考,這本書也就有了存在的意義。”此亦乃筆者推薦本書之理由,敬請讀者諸君撥冗悉心閱覽與欣賞,必有收穫並產生共鳴。

    司徒一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