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九》對課堂設計與教學的反思
終於有機會觀賞曉角製作的《二月廿九》,更難得的是居然能在四年一度的二月二十九日當天欣賞這齣劇。該劇於一九九三年問世,榮獲眾多獎項,並在許多地方上演。據劇作家李宇樑在節目單中所述,這次的舞台演出從原先的六十五分鐘延長至七十五分鐘,並對舞台和燈光做了一些調整。筆者對早期版本並不熟悉,因此僅能針對當場演出加以評論。一般來說,延長時間以達到更佳的戲劇效果有其合理性,可使故事更加完整清晰。然而,對那些曾觀賞過該劇的觀眾來說,增長時間所帶來的挑戰絕不輕鬆!或許未曾觀賞此劇的讀者們會感到困惑:僅僅增加十分鐘怎能帶來如此巨大的挑戰?原因是整部七十五分鐘的戲劇,只是一位演員的獨腳劇(聲音角色未現身)。該劇本採用獨白的方式呈現,卻無任何冷場之感,顯示該劇本本身極具吸引力。當然,演員的表現也能夠引領觀眾情緒的起伏。
據當天謝幕時導演對現場觀眾的調查顯示,約有半數的觀眾是第二次或以上入場看這劇的。究竟這劇如何成功地打動筆者/觀眾呢?筆者並非劇評家,純粹從觀眾的角度去理解,很可能與以下三個要素有關:一、劇本言之有物;二、劇情發展邏輯性強,能一氣呵成;三、演員節奏有效帶動觀眾情緒。誠然,這三個要素是相互緊扣,缺一不可。先說說劇本,《二月廿九》是劇中老婆婆的生日,每四年一次的生日慶祝讓婆婆格外的期盼。故事描述她在家中等待兒孫回家為自己慶祝生日,期間對往昔生活點滴的回憶。劇本通過一些強烈對比,引發觀眾對親情的思考,例如:兒女成群卻晚年孤寂的老人生活;婆婆四年一次“珍貴”的生日慶祝,卻沒有喚來兒女們對此的“珍惜”。行文至此,順帶一提,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佈了一些資料,受疫情及移民潮的影響,長者的自殺率上升,因為年輕的朋友移了民,令長者的孤獨感更加大,甚至有種被遺棄的感覺。這個方面還需要加以正視。
接着談劇情。讀者或能想像,一個老人嘮嘮叨叨地訴說往事,本應是比較沉悶的,究竟是甚麼令觀眾投入呢?依筆者的感受而言,這很可能跟劇中的細節和情節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和共情的緣故。譬如說,場景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澳門不少家庭的一些擺設,安放祖先的神檯,還有那張摺檯等,對於上了年紀的筆者都是很熟悉的事物。那麼,對於年輕觀眾而言,即使場景擺設未能即時產生共鳴,但是老婆婆失智的表現、或是她對於生死問題用風趣但又現實的說法呈現,都能引發出共情的效果。
至於演員嘛,能在七十五分鐘內帶動觀眾的情緒,確實不易。據了解,主角源汶儀為了演好角色,特意去老人中心觀察老人的生活。這種貼近真實生活的演繹顯然是有助觀眾投入的。
這劇對於課堂的設計和教學也帶來了一些反思。教師無疑就是集編、導、演於一身,若光有演技卻沒有劇本,不就是一些常胡吹的教師?空有說話技巧,但又言之無物;雖有課堂目標,但又不細琢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需要和參與;書是教了,但學卻未有保證呢!縱使有目標、有鋪排(但不宜離地),但沒從教學技巧下工夫,儘管是很好的內容,都沒法傳達呢。筆者建議,教師們未來可以去觀賞這劇、取取經,或是邀請編導演分享他/她們的創作經驗,給教師們在設計與帶動觀眾(課堂)節奏方面一些啟示。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