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自嘲”可以緩和周邊負面氣氛,減少大家的壓力。有時一個偶然出現的開心場面,會衝破人與人之間的芥蒂與尷尬。我在英國讀書時就體會到風趣幽默的好處,自嘲與幽默息息相關,可以活躍氣氛更可溫暖旁人。南懷瑾老師最會自嘲,他笑自己“一無所長、一無是處”;“說書先生”;“不是大師是犬師”。當他著了《楞嚴大義今釋》與《楞伽大義今釋》後更自嘲“二楞子”,最令我心痛是那句“聰明絕頂是無能”,道出他對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艱難。
幽默通常是聰明人才能駕馭的語言藝術,自嘲需要人生智慧,要觀察旁人反應和接受程度,否則有反效果。這也是一種豁達與自信的表現,需要面對和接納自己的不足,拿自己開玩笑,予人歡樂。我常自嘲“小女人”,因為我長得矮,身形嬌小,又是女生,與高人相距甚遠。小女人通常見識少心胸也比較窄,所以本欄都是敝人的拙見,希大家多提意見,因此經常提醒自己要多磨練多學習,心胸才能開闊,才能體諒別人。我也常自嘲“老人癡呆”或“失憶”,這是普通人易犯的毛病,自己先承認,一來提醒自己不要“失念”,二來可給別人下台階。白居易也自嘲“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家父馬萬祺從小教我一個人能力有限,成大事一定要靠大家齊心合力,想要好人緣必要放低身段,平等互利對人,讓大家感受到你的真誠與真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承認自己的不足,人際關係便容易建立。
“自嘲”在中國傳統文化不是主流。在《史記 · 孔子世家》,孔子自嘲“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之狗,然哉!然哉!”自嘲應在謙遜、儒雅的範疇內。儒雅,就是博學多聞,謙和服眾,守正凜然。《禮記 · 儒行》:“儒之言優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可見說話真是大學問,我們心胸打開一點,出言自然留有餘地,我們不憤世嫉俗,說話自然會柔一點,所以培養好心態,經常笑一笑,幽自己一默,利人利己。
馬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