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賣點 但不是看點
——電影《熱辣滾燙》的口碑爭議
上映前因為“減肥行銷”而備受討論的賈玲新片《熱辣滾燙》,在上映僅五天後票房就突破十六億元人民幣。豆瓣評分也從開分的七點八升至八分(二月十六日),似乎是一場票房口碑雙豐收。從電影本身來講,片子改編自二○一四年日本電影《百元之戀》,以賈玲自己飾演的廢柴胖妹為主角。電影前半段以小品式諷刺喜劇為主,後半段則以濃烈的《洛奇》式勵志基調為主。
儘管從數據上看,賈玲繼《你好,李煥英》之後又獲得了一次完美的成功,然而在影評人以及大眾之中,這部電影的口碑卻並沒有那麼一帆風順的好。
減肥行銷的討論漩渦
早在《熱辣滾燙》登上大熒幕之前,許多人就已經知道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原因莫過於“賈玲減肥一百斤”給人帶來的震撼。這個行銷策略不但使得電影的討論度得到提升,而且在許多健身博主的質疑之下也形成了片內片外的一種互文。然而這個話題對於本片而言卻是一把雙刃劍。尤其這一行銷主題背後所消費的身材焦慮,更是與電影的主旨背道而馳。這一討論雖然暫告段落,但已經給觀眾烙下了一個錯誤的印象,讓人覺得這部電影只是講減肥以及為什麼要減肥的。它更是許多影評人大跌眼鏡的原因,以至於使得對電影技法本身的討論也變得格外刻薄尖銳。
被人們無視的電影主題
被前期宣發行銷而裹挾的電影在近年來不算少數,甚至像《地球的最後一個夜晚》那樣因為誤導性宣發,而遭到觀眾炮轟的也大有人在。然而放到這部電影上,卻格外地讓人感到惋惜。
電影中許多橋段儘管改編自日本原片,但卻完美地與賈玲的人生形成對照。因為二十歲的賈玲正是通過發胖才擺脫了窮困的北漂生活,在喜劇舞台上博取了自己一席之地。如今四十歲的她又通過減肥,在電影銀幕上開闢了屬於她的道路。
在日本原版之中,電影前半段更像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充滿了日式的生活壓抑。因此中後段的轉折才顯得格外有力,振奮人心。而在《熱辣滾燙》中,電影前半段在敘述悲慘的時候反倒是笑點最多的時候。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但是喜劇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後半段的勵志衝擊力。
不管怎樣,《熱辣滾燙》的改編仍對得起觀眾和市場,甚至還有驚喜。比如一改原版與男主重歸於好的劇情,轉而用一個反套路的橋段,讓女主通過“我不愛吃牛蛙”“改天吧”“看心情”短短幾句台詞,說明女主真正開始在意起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討好他人,從而在情節上給電影的自我成長主題作出了最好的呼應。只是可惜,由於人們先入為主將關注點放在了減肥上,片中大量反對身材焦慮,譏諷社會現象以及關於女性成長的亮點,在這喧鬧之中反倒成了無關緊要的點綴。
於整體而言,人們似乎忘記了這只是賈玲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又或許因為這個賀歲檔和春節檔放眼近十年的內地電影市場中都是最出彩,最“捲”的。這部完成度,節奏和生活細節都相當優秀的電影,在激烈的討論中實在是被過分苛求了。無論對這部電影評價如何,一個不可置疑的事實是,賈玲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短短幾年便已經站在了業界的前沿。她的人生沉澱還會帶給觀眾什麼驚喜,我們大可以繼續期待。
留雨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