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生活素描)去有陽光的地方
(西窗小語)民主黨分裂為親以及進步派
(雕刻時光)最大的笑話
(娛情未了)打卡
(燕堂夜話)東坡精神
(若無其事)羅蘭
(霧中風景)擁抱焦慮
(信步由之)我們家的0.5
(筆雯集)無野人莫養君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燕堂夜話)東坡精神

石 城

東坡精神

    我們在惠州追尋蘇東坡足跡的時候,很自然會被一股特殊、醇厚的東坡精神所感動。人說東坡文化塑造了惠州的城市氣質和人文底蘊,誠非溢美之詞。

    蘇軾少年負才,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理想。他自二十歲中進士,做過不少地方行政長官,也短時間做過中央大員。他渴望為國家建功立業,歷史卻沒有給他機會。蘇軾因“烏台詩案”坐過牢,一生三次被貶,一次比一次遠。“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是他心酸的自我解嘲和人生總結。

    在坎坷的從政生涯中,蘇軾一直秉持着高尚的政治操守。王安石變法時,他看到某些新政有損農民利益而表示反對,受到新黨排擠。變法失敗後,舊黨執政,重用蘇軾,連連提拔。而蘇氏卻也不贊成他們全廢新政之舉,又受到舊黨排擠。掙扎夾縫,他深知自己不適合在朝為官,正如其侍妾朝雲所說,“學士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被貶黃州,蘇軾道路遇雨,卻大聲吟唱:“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儘管生活艱苦,其心態卻好到極致。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這時起的。

    他被貶惠州,作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人視嶺南為畏途,他偏苦中作樂。被貶儋州,一般人會哀歎料無生還可能,他卻能保持樂觀心態,成為最終在儋州有所作為且能走出儋州的達人。

    蘇東坡追求精神獨立,並不在意官職和物質獲得。在面對紛至沓來的政治打擊與人生挫折時,他看破得失,養成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東坡精神”應是久處逆境,依然保持淡泊的心境、堅貞的操守和達觀的態度。

    石    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