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5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觀望兩會政策走向 恆指續整固
調整合作區行李物品稅收政策的啟示
狂收買路錢 AI淘金熱中“賣鏟人”
橫琴封關運作促澳琴一體化發展
歐舒丹上季銷售勝預期
人工智能將如何大規模“落地”?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4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人工智能將如何大規模“落地”?

    人工智能將如何大規模“落地”?

    【據中新社北京電】二○二四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日前舉行,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最新終端爭相亮相,包括人工智能手機、人工智能電腦(AI PC)、虛擬現實(VR)眼鏡等。哪種終端能夠成為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載體,業內人士認為很有可能是人工智能電腦。

    AI PC料成最佳載體

    目前個人電腦(PC)產品鏈正積極擁抱人工智能。聯想集團已發佈系列人工智能電腦。此次在大會上展示一款概念產品——ThinkBook透明屏筆記本電腦。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透明屏幕能夠將物理對象與數字信息相結合,讓設備自然融入周圍環境。

    榮耀公司在大會上發佈首款人工智能筆記本電腦榮耀MagicBook Pro16。中興通訊聯合中國移動發佈全球首款“5G+AI”裸眼3D平板——nubia Pad3DⅡ。芯片公司積極推出針對人工智能計算的芯片。英特爾去年十二月推出英特爾酷睿Ultra,開啟人工智能電腦時代。高通、AMD也推出針對人工智能處理器。

    據報道,微軟在二四年中將會先推出以針對人工智能電腦為主的Windows11更新版,Windows12預計二五年問世。

    部分業內人士亦認為,人工智能電腦使用場景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覆蓋的應用場景高度重合,是“大模型的最佳載體”。

    存儲容量大有優勢

    賽迪智庫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鍾新龍認為,人工智能電腦被視為大模型時代的重要載體,與智能手機相比,個人電腦在存儲容量和設備空間等優勢使其能夠更好地承載更大參數的大模型,人工智能電腦有望成為首個大批量落地AI的終端。

    北京博瑞恆諮詢有限公司諮詢總監張揚認為,個人電腦是現階段端側大模型最佳承載平台,可以較為便捷地擴展最新的CPU、GPU等芯片,使其成為目前最強的算力平台。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雲端運行存在數據洩露、傳輸延遲、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等問題,阻礙大模型的商業化應用。人工智能電腦運行在本地大模型更有利於隱私保護。

    華鑫證券認為,人工智能電腦是個人電腦行業近十年來最大一次技術變革,處理器芯片、內存、散熱是主要受益領域,此外未來出貨量增長有助促進中游代工和品牌廠商的業績增長。

    IDC預測,二四年將成為人工智能電腦元年,具備完備人工智能核心特徵的個人電腦產品將陸續進入市場,未來五年預計將量價齊升、快速滲透。

    英特爾表示,該公司目標是在二四至二五年間人工智能電腦處理器出貨量超過一億顆。

    不過,人工智能電腦還處於商業化初期,還有待時間檢驗。鍾新龍認為,端側模型可能需要大量的內存和存儲空間,這就要求終端設備硬件配置必須升級,增加購機成本。此外,依賴電池供電的移動終端使用大模型時還面臨能耗挑戰。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