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6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運動有“骨氣”
分離對小兒的心理影響
響應“世界肥胖日” 遏止肥胖率飆升
飲湯 你飲對了嗎?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分離對小兒的心理影響

徐德利


老火湯不一定最健康

    分離對小兒的心理影響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有兒童都不可避免地經歷與親人分離。短暫和偶爾的分離,比如假期,只會造成微小短暫影響,長時間的和頻繁的分離,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小兒與所愛的人分離,包括暫時分離、搬家或家庭移民;又或者是父母離異、兒童被寄養;最悲傷和永遠的分離和失去的,是親人的去世。分離使兒童產生孤獨感、失去照顧和安全感。如搬家到另一個城市居住,會使兒童失去了原來的朋友以及熟悉而舒適的房子,失去了與學校和社區的聯繫,還要適應新學校、新社區的新習俗、價值觀以及課程安排的不同。移民到外國的家庭,對小兒的挑戰更大,不僅要適應新住處、學校和社區,還要適應新的文化、新的語言,克服信仰、道德、民族、宗教衝突。年幼兒童對分離的反應可能是哭鬧、發脾氣,又或者比較安靜、暗自悲傷。

    若父母離異或者被寄養到其他家庭的兒童,可能會表現出退縮、安靜,但或會更易激動、喜怒無常、反抗管教、食慾下降、就寢困難、不肯上床睡覺、行為倒退如尿床等。少數兒童甚至離開臨時住所外出尋找父母而走失。這些兒童可能產生更強烈、持久的離別傷感,反應為明顯抑鬱、冷漠或易發怒。小兒希望或幻想寄養或分離的事實不是真實的,並可能產生罪惡感,認為失去父母、分離或被寄養意味着自己被拋棄或是對犯錯的懲罰,相信因為自己的過錯造成失去親人的罪惡感。所以父母不應該以離開來嚇唬孩子,試圖藉此來改善孩子的某些行為。失去父母造成的心理陰影,在小兒成年後,會出現不願與他人建立親密男女關係的情況,因為害怕重蹈父母離異的覆轍。

    親人去世是小兒經歷的刻骨銘心的傷痛,悲傷、懷念、找尋、孤獨等情緒是可以預見的。嬰幼兒不能理解死亡的所有意義,特別是它的永久性。原始的抗議、絕望、擔心分離都可能出現在親人離世時,年幼兒童過度的悲傷情感反應,會影響生長發育並遺留心理陰影。年長兒童運用象徵性思維、抽象推理,想像和理解死亡事件,為了減輕痛苦,小兒常公開討論他們的悲傷,容易與人分享他們的感受。這時小兒周圍的成年人應該與他們談論悲痛的感受,表白恐懼,分享一些值得回憶的東西,盡力使死亡和悲傷不再神秘,不要去“克服”悲傷,而是要去適應和調整情感。應當允許小兒參加親人去世的葬禮,對於稍大的兒童,事前告訴他葬禮上的一些事情,如葬禮上會有許多人,有些人會哭,因為他們覺得悲傷和想念死者,遺體會被裝入棺材或火化後裝進骨灰盅等。如果小兒沒有悲傷的表現,特別是不討論喪親或表達悲傷,應特別注意潛在的心理壓抑問題。

    徐德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