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空間站”通過驗收
【本報訊】據央視網二十八日消息:中國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二十七日在哈爾濱通過驗收,開始正式運行。這是國際上首個綜合環境因素最多、可實現多尺度和跨尺度環境效應研究的綜合性研究裝置,將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及人類太空探索貢獻智慧和力量。
省成本無時空限制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也被稱為“地面空間站”,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科技創新城,佔地面積約有五十個足球場大小,從二○○五年開始論證到正式通過驗收,歷時十八年。它是一個超級空間環境模擬實驗室,能創造零磁、弱磁、微重力、高低溫、原子氧、真空等九大類地球上沒有的空間或星球表面環境。
相較於把實驗儀器設備搬到太空,“地面空間站”既能節省成本、減少安全隱患,又可以根據科學問題和工程需要設置特定的環境因素,不受時空限制進行多次重複驗證,科學家們開展空間實驗將不再“難於登天”。去年試運行以來,“地面空間站”已服務國內外多個用戶單位,取得了多項標誌性成果。
據哈工大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李立毅介紹,這個裝置的目的是為國家航天器的在軌安全服役,為人類長期駐留以及人類對空間特殊環境、極端環境的防控能力提供幫助和支撐,為全國全世界的科學家提供科研的環境和條件。
構建天地研究體系
未來,大科學裝置將成為搶佔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新策源地,從航天電子元器件檢驗到引力波探測,從農業育種到生命科學實驗,越來越多的科研攻關將在這裡展開。依托在軌運行的“天宮”和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等,中國將構建起空間在軌實驗、地面模擬實驗、計算機數值模擬“三位一體”的天地一體化國家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研究體系,帶動衛星製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醫學等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