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3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俄防長赴前線視察部隊
中方籲政治解決烏危機
西方多國領導人抵烏相挺
以加沙戰後方案遭多方反對
澤連斯基:俄軍死亡數為烏軍五倍
阿桑奇最後一搏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2月25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阿桑奇最後一搏

叮叮

    阿桑奇最後一搏

    英國高等法院近日舉行聽證會,審理“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拒絕被引渡到美國的上訴案。儘管阿桑奇沒有親自出庭,但他仍進行一場竭盡全力的較量。

    二○一○年,阿桑奇創建的“維基解密”公佈數十萬份美國政府針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機密文件。射殺平民和記者、竊聽成癖的證據、戰爭死傷人數遠高於實際數據……這些被披露的醜聞令美國政府陷入尷尬和憤怒之中,也讓阿桑奇引火燒身,遭美方十八項刑事指控。倘罪名成立,他可能面臨最高一百七十五年刑期。

    處理阿桑奇問題,美方不遺餘力地維護國家利益,使被曝光的負面影響盡量減至最低,但使用手段被質疑不符合現有道德價值觀, 因此在事件不斷發展中出現不同立場的博弈。此次聽證會被視為是阿桑奇拒絕引渡至美國的最後嘗試。阿桑奇的律師提出兩大主張:引渡至美國存在侵犯人權行為以及美國政府針對阿桑奇的指控具有政治動機。英國高等法院在庭審結束後,將擇日宣判。

    歷時十餘年,美國政府仍對阿桑奇窮追不捨。當前,全球要求釋放阿桑奇的聲浪越來越高。阿桑奇事件充分暴露美方在“新聞和言論自由”問題的雙重標準。看來,任何人都可享有“新聞和言論自由”,唯獨不能有批評、揭露美國犯下的罪行和劣跡的自由,否則就像阿桑奇那樣身陷囹圄。阿桑奇將走向何處?有待揭曉。

    叮叮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