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袁崇煥贈師黎崇宣《解悶》行書中堂簡介
陳秋堂豫鍾
東京淺草
成長的關鍵詞
晴嵐染翠
篆 刻
遊戲與現實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2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成長的關鍵詞

挪 亞


    成長的關鍵詞

    挪    亞

    【模仿與真實概念的原初探尋2】人們最早作為模仿對象的自然世界,並不是今天科學時代所指的一種純物質組成的自然世界,而是天、地、神、人的思維世界。在這個不同於今日人與神分化的世界裡,祭司所從事的禮拜,包括舞蹈、奏樂、唱歌、演劇、占卜……都是對神秘世界的模仿,也是對隱蔽中的世界的溝通。模仿的本質在於對處於隱蔽世界中的神秘世界,通過模仿活動讓其顯現,使看不見的神秘世界變為看得見的模仿出來的形象。模仿是對不在場的東西的召喚,使其以自己的方式顯現出來。所以模仿其實不是通常所說對在場現存事物的複製,像鏡子那樣的反映對象,也無所謂表象或實體,藝術的表現性也並非是“模仿與被模仿的符合一致”,模仿不單是對宇宙秩序,同時也是對人的精神秩序的永久關注。達芬奇認為,“如果畫家單憑實踐和肉眼的判斷來繪畫,那麼就脫離了理性。這就跟只會抄襲面前事物的鏡子沒什麼兩樣,面對事物的本質一無所知”。這說明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同樣明白自己並不是複製自然的對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