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辦年魚產業大會促經濟
【本報消息】第二屆中國年魚產業發展大會昨日在珠海舉行,大會以“天天有魚,年年有餘”為主題,發佈珠海年魚禮包,敲響年魚大集銅鑼,評選出中國“十大年魚”和十大年魚養殖企業,藉此推動中國年魚經濟發展。
大會以開鑼儀式拉開珠海年魚大集序幕,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東,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志豪,以及行業協會、年魚產業鏈代表共約五百人與會。
陳東致辭表示,年魚經濟作為漁業經濟更聚焦、更鮮活、更能凸顯價值的形態,對漁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珠海斗門作為年魚經濟的策源地,應持續推動年魚工作的具體化、品牌化,為漁業經濟和鄉村振光做出貢獻。
黃志豪表示,年魚經濟在珠海的落地,讓鹹淡水交匯的白蕉海鱸躍上食客“美食榜”,並促進珠海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借勢探路“年魚經濟”,白蕉海鱸不斷增產增收,已成為農民增收的“共富魚”、鄉村振興的“希望魚”,產品逐步走向全國各地成為年貨熱門品類。
年魚節慶經濟相結合
廣東餐飲協會會長譚海城強調,年魚經濟的發展也助力促進餐飲行業的創新和升級,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美味的食品選擇。隨着“年魚”成為水產消費市場的刺激增長點,餐飲行業也迎來新的機遇,年魚與節慶經濟的完美結合還釋放出新的消費潛力,激發市場活力。
大會正式發佈龍年新春年魚禮包,該禮包將海味、粵味和年味相融合,迎合“節慶經濟”,打造專屬年魚的節慶手信新品牌。
本次大會還聚焦預制菜和金融保險服務的推進,一批涉及養殖、加工、購銷和金融保險的合作項目現場簽約,為年魚產業打通產銷對接,透過推動加工、流通、科研等領域的預制菜發展,以及金融保險服務項目的合作,促進珠海鄉村振興和“年魚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和企業家就“節慶經濟”、食品消費、預製菜發展等方面問題交流,探討產業動態,提供發展建議,展望行業未來前景,共同尋求年魚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