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2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科大浙大建納米材料研究中心
城大與中航大簽合作協議
城大校長出席中文教師大會
旅院問答賽增學生防騙意識
四地青年徵文賽理大獲佳績
澳大臨床心理學碩士課程招生
勞小硬筆書法賽弘中華文化
澳大榮譽博士談液體活檢
《澳門人文學刊》新期出版
培正師生認識中醫藥文化
豚城大馬路明起改道
記憶沙龍分享小城海陸故事
社局講解托所運作手冊製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記憶沙龍分享小城海陸故事



林翊捷主講“築城之路——從澳門道路網看城市變遷”


甄桂芳主講“漁歌帆影——澳門漁民及造船 業口述歷史”

    談漁業造船業興衰    剖析街道城規變化

    記憶沙龍分享小城海陸故事

    【本報消息】澳門基金會訊:“澳門記憶”文史網本年最後兩場“記憶沙龍”公眾講座於本月十七日在澳門基金會多功能廳順利舉行,活動由澳門基金會主辦。兩場沙龍分別以“漁民與造船業”及“澳門道路網絡”為題,從海陸兩路與居民一起探討小城歷史。

    首場沙龍由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副會長甄桂芳主講,主題為“漁歌帆影——澳門漁民及造船業口述歷史”。講者以澳門的地理環境及漁業、造船業的統計數據為基礎,結合口述歷史訪談中所收集的小故事、老照片及訪談片段,生動地描述了漁民出海捕魚、船匠製作漁船的技藝和記憶、傳統文化與信仰習俗,以及昔日“漁”、“船”兩個行業的緊密關係。講者同時分享了開展漁業及造船業口述歷史的過程,強調在研究行業歷史時,口述歷史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並與參加者一同探討這兩個行業的興衰及其對澳門歷史和文化的影響。

    路網記錄城市演變

    第二場沙龍“築城之路——從澳門道路網看城市變遷”由城市規劃師林翊捷主講。講者以澳門的街道切入,娓娓道出昔日葡人選擇海灣登岸,華人尋找沙灘補給的歷史故事,曾經彎曲的海岸成為今天輪廓獨特的道路,澳門的街道歷史承載着這座小城豐富的文化和歷史記憶。數個世紀以來,不少建築物經過多次重建,但道路網的變化卻相對較少,如城市的年輪一樣,記錄了小城的發展和演變。講者以古今地圖和歷史圖片,細說澳門街道的歷史;並透過這數百年的街道肌理,勾劃小城的歷史輪廓、描繪出澳門獨特的城市文化。在座居民就小城的街道變遷及城市規劃方面積極提問,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明年講座即將推出

    “澳門記憶”文史網藉開站四周年特推十三場“記憶沙龍”公眾講座,於七月至十二月期間,每月一天與居民一起探索小城歷史。講座參與情況踴躍。踏入二○二四年,新一期的“記憶沙龍”校園專場即將推出,敬請密切期待。

    “澳門記憶”為澳門基金會創立的大型歷史文化資料庫,並透過旗下社交平台整選推送各項有關澳門的歷史文化資訊,如欲掌握更多“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ID:MacauMemoryFM),添加微信個人號為好友(ID:MacauMemoryExpress)或關注今日頭條賬號“澳門記憶MacauMemory”。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