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盤佈局第四橋路網便出行
正如火如荼興建、居民期盼已久的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落成有期。當局昨公佈大橋建設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明年第一季主橋全橋貫通,整體工程預計第二季竣工,社會期待確實通車時間。
原定大橋設計連建造工程合約竣工日為明年一月,惟目前大橋整體完成進度約為八成五。當局解釋,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加上大橋受主要航道、機場限高等客觀因素左右,是合理延期。畢竟大橋是百年工程,以安全、質量為優先考量。
當局引述顧問公司評估,第四條跨海大橋通車後,可分擔西灣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和友誼大橋約兩成八交通流量,緩解現有三座大橋的交通壓力。到底能否符合預期,還看整體交通部署和周邊路網能否配合。
過去經驗所得,不少公共設施由於沒有預先設計好交通規劃,致使道路啟用後,周邊路網不勝負荷,再商議建設行車天橋或其他交通設施接駁,予人“亡羊補牢”之感。第四條澳氹跨海大橋進出口處附近,日後將成重要交通樞紐,勢必繁忙。當局應預早安排各種交通配套建設,包括巴士專道、行車天橋等,盡量減少現有城市建設不配套的“拖後腿”狀況。
按工程進度,當局於第四條大橋起止點周邊開展四項路網工程,其中兩項分別於既定進度及提早完成,剩餘兩項稍有延誤,但竣工時間亦不過明年首季,趕得上大橋建設進程。社會期盼有關工程能將港珠澳大橋、氹仔碼頭、機場及橫琴口岸與輕軌氹仔線交通網絡配套優化,規劃成一個現代化交通網絡,便捷居民與旅客轉乘及出行,擴大輻射效應。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早見雛形,惟自今年七月發生吊裝失敗事件後,近半年沒有任何工程“風聲”,大眾不解。工程延遲既成事實,為免引發外界揣測,當局宜檢討消息發佈安排,加強工作透明度,讓社會共同監督。
與當年建成西灣大橋一樣,當局再次舉辦大橋徵名活動。獲評委挑選最終名稱,最高可獲一萬元獎金,料吸引不少居民參與。要居民真正分享大橋建成的喜悅,在於徹底改善令人頭痛的交通問題,還待大橋落成啟用見真章。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