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2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四成九受訪者:公共休憩空間不足
五十萬人次參負責任博彩宣教
食肆外僱硫化氫中毒危重
灣區水下考古中心南沙揭牌
新聞特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四成九受訪者:公共休憩空間不足



新青協負責人介紹調查內容


四成九受訪青年認為澳門公共休憩空間總體不足(資料圖片)

    新青協提五建議促優化

    四成九受訪者:公共休憩空間不足

    【本報消息】新青協昨發佈“澳門公園休憩設施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四成九受訪青年認為澳門的公共休憩空間總體不足。居民總體滿意澳門目前的公園和休憩區,公園的綠化狀況、親子友好程度和衛生狀況受到肯定,但公園的遮陽效果有待優化。綜合研究數據,協會提出五項建議,包括充分在公園和休憩區引入遮陽設計、以試點方式推動公園“參與者設計”和持續加大公園綠地草坪開放共享力度等。

    調研香港休憩設施

    發佈會於昨日上午十一時在新青協青年中心舉辦,由副理事長施冠雄,研究小組成員李君豪、雷振宇、鄧兆欣和李子健主持,研究獲澳門基金會資助。新青協在今年九月和十月,以街頭隨機問卷的方式成功訪問六百卅四名十八至四十四歲,常居於澳門的青年。同時,研究團隊赴香港的公園和休憩設施作實地調研,考察包括香港西九文化區、屯門公園在內的特色公園,作為參考案例。

    調查發現,四成九受訪澳門青年明確認為澳門的公共休憩空間總體不足,足夠者只有一成四。大部分受訪澳門青年有前往公園和休憩區的習慣,超過八成二受訪青年在過去十二個月曾到訪過澳門的公園和休憩區並進行各類活動,當中有四成三到訪公園和休憩區的頻率在每周一次或以上,主要的出行時段一般集中在周末和公眾假期的下午時段。

    四成九受訪澳門青年對澳門目前的公園和休憩區給予正面評價。居民較滿意的領域,依次是公園的綠化狀況、親子友好程度和場地衛生狀況,遮陽效果則得分較低。兒童遊樂設施、有遮陽設計的座位和緩步徑,是受訪青年最心儀的設施,分別獲三成九、兩成八和兩成二的青年選擇。另外,距離遠近是受訪青年選擇前往特定公園的最主要原因,平均而言受訪青年願意花費廿三分鐘前往最合其心意的公園,已撫育孩童的受訪青年更傾向用較多的時間前往特定的公園和休憩區。

    引入優化遮陽設計

    新青協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建議政府積極增設公園休憩用地,及早推進新城A區濱海綠廊和公園的建設;二是充分在公園和休憩區引入遮陽設計,全面檢視目前公園的遮陽條件,為有改造條件的休憩區上方,尤其是遊樂設施的上方適當加裝遮陽棚。同時,在所有新建公園中考慮強化遮陽元素,透過種植遮蔭性強的樹種,並多設置涼亭、有遮陽設計的座位等永久性設施來減少日曬影響。

    三是充分體現共融元素,在遊具選擇上應能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行為能力兒童遊戲需求,讓他們能夠共融、共遊、共享。四是推動“用家為本”概念,以試點方式推動公園“參與者設計”,未來在新建和改造社區公園時,率先在設計過程中舉辦用家工作坊,收集意見,讓包括青年和孩童在內的用家參與設計過程,令到公園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五是持續加大公園綠地草坪開放共享力度,讓居民更好地親近自然。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