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小時候三盞燈憶舊
茶人展現茶藝文化
用藝術美化城市
和麗女神
高尾街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小時候三盞燈憶舊

唐 嘉


    小時候三盞燈憶舊

    唐  嘉

    近日,觀看了一輯視頻“三盞燈究竟是三盞燈,還是四盞燈?”今昔懷舊故事。筆者找到手頭有兩張上世紀在上述地點拍攝的舊相片,畫面內容有趣,昔日簡樸情景盡露。那是幾位小朋友聚在一起,坐在三盞燈柱躉上,一同品嘗着好像是甜筒雪糕的食物,分甘同味,氣氛和諧。情景好像我們過去觀看的電視節目《小時候》,與童星路家敏和王書麒主演的內容相似,充滿童趣。不像我們今天在酒樓、在街上,或者在家裡的午餐或晚餐桌上,大小朋友都捧着手機,觀看着手機熒幕上的電子遊戲!隨着手機遊戲起落大聲呼叫,或者手舞足蹈,大呼遲出手,未能把敵方打倒。此情此景,旁人只有說聲見怪不怪!

    三盞燈這個圓形地方,今天車輛人流穿梭不斷,食肆林立,街中心設有固定位置攤檔,迴旋處中央有石壆欄供人休息坐立,是不錯的市政設施。但是,筆者還是喜歡昔日簡樸的三盞燈風情。因為那時街坊、店舖主人有充分交流互動,有濃厚街坊鄰里情誼。

    上世紀七十年代,有舊同事在三盞燈居住,住處是座大花園,園內種有果樹,並且經常結有果實,吸引路過小童攀爬,採摘果實。該地點現今已建成大廈商城,環境人流不可同日而語。

    直至八十年代,三盞燈印尼和緬甸歸僑來澳定居人數增多,認為小城是他們落地生根的地方。當年,三盞燈圓形地仍未收窄,行人和車輛較少,地形空曠,經常有流動式“賣武”檔口出現,地面鋪有黑底白字宣傳布幅。這些情景,早被攝影家馮志峰拍下鏡頭,經常在視頻中出現。

    當年,三盞燈地廣人稀,夜間街坊聚集,儼然成為小社區。記得有一年,由緬甸華僑組成的福州三山同鄉會,組織一隊有家鄉特色的舞龍隊伍,節日晚上在三盞燈空曠地,表演家鄉噴火龍飛越南天雲門,浪漫奔放,廣場聚集不少鄉親和街坊觀看助興,一時成為佳話。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