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4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灣區服貿大會揭幕 促資源共融
(一家之言)革新思維 應對新消費環境
旅客消費勝疫前 購物住宿高端化
MORS金襟針賽助酒店服務提質
聖誕外遊團料復疫前七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革新思維 應對新消費環境

春 耕

    革新思維  應對新消費環境

    本澳博彩旅遊業恢復持續加快,近兩月賭收已恢復至一九年同期七成,十月入境旅客恢復至一九年同期八成多。隨着內地居民出遊信心恢復、航線重開、航班加密,明年博彩旅遊業有望延續旺勢。

    雖然整體客量尚未收復三年失地,但從旅客消費、旅客人均消費及留澳時間可見,非博彩消費、停留時間較疫前增加,反映旅客的消費習慣、喜好轉變。這種轉變有高端化傾向,如旅客習慣在澳購買奢侈品,本澳的珠寶、鐘錶繼續受內地旅客追捧,不僅反映內地高消費群體受經濟大勢影響相對較小,也反映本澳高端商品的品質、服務有較大保證,獲旅客認同。

    然而,旅客對化妝品、香水、手信、成衣等中下價商品的人均消費,較疫前僅略有升幅或變化不大。扣除疫情三年的供應鏈問題導致成本增加、外圍高通脹因素,旅客在相關商品的消費沒有太大變化。誠如學者所言,國家中下價商品的品質持續提升,價格更具吸引力,本澳同類商品的競爭優勢已經收窄。

    內地經濟環境轉變,大眾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敏感度增加,不單關注商品、服務的價格,更關注當中的品牌、水平是否得以保持。本澳已非“平靚正”首選,但內地零售、餐飲的競爭力持續提升,內地消費者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倘本澳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與價格持續不成正比,大眾旅客終捨澳而去。

    多年以來,本澳企業普遍以成本上漲、租金增加為由,持續調價。經濟環境向好、居民收入改善,企業溫和加價尚可接受。但隨着經濟環境改變,旅客、居民對價格敏感度有增無減,消費者已開始不吃“加價”這一套。尤其疫後社會逐步復常,企業急於追回“消失的三年”而猛然提價,但多數打工仔薪酬未“解凍”,選擇北上消費或其他價廉物美的替代品的比比皆是,令經濟復甦不均衡現象更突出。

    疫後企業須以新思維模式經營,加價已非維持經營唯一方法。反而須在科技、市場、產品內容上多下苦工,應對消費環境改變的大趨勢。

    春  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