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千人計劃培訓後跨校教研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引介提到明年將適度調升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津貼及直接津貼。有多名議員關注教師壓力,以及調升教師津貼。歐陽瑜回應指出,特區政府即使近有赤字預算,但對教育投入穩定,部分學校財政亦相當穩健。並鼓勵學校調升教師薪酬。
教津投入更“超前”
立法議員何潤生、李靜儀、李振宇、高錦輝、林宇滔分別關注當局給予學校的津貼是否已追不上通脹?歐陽瑜表示,“我哋計過對於學校的投入,總體而言有增加。”為何近年津貼沒有大幅增加?她指出,一九/二〇及二〇/二一政府對學校津貼合共百分之十三點六,相較近幾年及明年公務員加薪共百分之十點九,可見教師津貼的投入更“超前”。此外,還有學校建設,改善教學環境,教育基金亦有適當地增加。
對於李振宇建議按本地生產總值計算學校津貼,歐陽瑜認為“完全行唔通”,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由二〇一九年四千三百億,二〇二〇年大幅下降至一千九百億,若按本地生產總值計算對學校投入會“大上大落”,認為現有策略才可行。
就高錦輝提議,有條件的學校能提升教師薪酬。歐陽瑜回應指,“我哋不會規定要政府增加津貼才可以加人工”,對於相當部分學校財政穩健,學校儲備相當多,鼓勵有關學校增加教學人員薪金。
建辦學特色引就讀
立法議員宋碧琪指出,由於資源分配不均,本澳各校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校可一條龍,但有些學校無土地無資源,差異化的投入令學校走向兩極化,問政府未來發展投入上如何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歐陽瑜承認,有些學校就算設立中學,都未必有能力,亦可能收生不足。當局有措施希望幫助資源不足的學校,如科學館當初設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資源不足、無法進行有系統科普教育的中小學,“如培正有資源,培正又有好叻機械人,故科學館最主要的對象就不是培正。”政府希望研究為相對沒有特色的學校,建立辦學特色,吸引更多學生就讀。此外,歐陽瑜承認,現時確有一少部分關顧特殊學生的學校存在困難,強調會關顧這些學校並設立額外資助計劃,精準扶持。
AI編程納“課框”
高錦輝關注教師千人培訓計劃的成效。教青局長龔志明指,完成有關培訓的教師將成為“種子老師”,進行跨校教研工作,將成果發揮得更好。另外,他在回覆何潤生關於教師培訓方面,下階段將配合“課框“、“基力”修改,將人工智能、編程等內容加入“課框”內,以配合教師的培訓。局方將着重人工智能、編程方面的師資培訓,達至綜合應用技能的培訓,利用科學館作為老師的培訓基地。
龔志明回應議員梁孫旭、馬耀鋒關於教師壓力問題時指,教師除有拋節指引外,本身亦設節數上限,當其擔任其它教育工作時,如科組長、班主任時會有拋節,所以教師平均節數為中學十四節、小學十六節、幼稚園是二十節,較其本身法定節數少。教育基金亦支援五類的專職人員,減輕其非教育工作。此外,為減少教師壓力,駐校輔導員亦正增加,人數已達三百八十人,若該校有融合生會額外添置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