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6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城市光影歷久彌新
相伴圖
一座竹灣的小石屋
招牌呈現城市多樣性
電池交換站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2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座竹灣的小石屋

田中泓


    一座竹灣的小石屋

    田中泓

    很久沒有到路環的竹灣,這個小海灣是一處令人想起南歐風情的沙灘。沙灘入口有葡式的度假酒店,沿路也有些房屋、意大利餐廳,加上遠處沿山邊的住宅,有點彷彿意大利北部海岸漁村的感覺。

    今次在竹灣,見到有剛翻新完畢的房屋,新的油漆使房子顯得更加亮麗。

    這座石砌的小房子,建在沙灘的天然岩石上,翻新之前,清淡自然的色彩融入了自然環境。

    這座小石屋約建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最初是居澳意大利人夏剛志的度假小屋,門側曾有Villa Oseo的字樣。

    夏剛志約於太平洋戰爭時從上海來到澳門,被澳門的南歐風情吸引而留在小城。

    生於意大利中部的石匠家庭,夏剛志在澳門從事建築工程及雕塑製作,他的一些雕塑作品早前曾在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包括曾放在南灣法院的正義女神像及雅典娜神像,還有巴波沙的紀念像。當然,他的藝術作品並非只有雕像,在塔石的舊愛都酒店的馬賽克壁畫就是夏氏的作品,還有大會堂入口兩側的馬賽克壁畫。

    至於他設計的建築物,最具代表性的是九澳的七苦聖母教堂,採用現代的語言及着重結構的設計,令這小教堂成為澳門現代建築中獨一無二的例子。

    他在竹灣的度假小屋,用作與家人在海岸生活及短暫假期。該小屋一反他的現代設計,反而採用南歐村莊的村屋風格,用粗大的石塊堆築,當然有他常用的水泥通心磚,房屋細小簡樸,入口建有頂蓋的涼廊,非常有意大利的感覺(見圖)。

    這小屋雖然早已易主,然而,直至今年初仍然基本維持原貌。

    應該是暑假七、月的工程,入口的橙色瓦頂被拆去,換了新的鐵篷,而房屋塗漆後石面被弱化,入口大宅的名字也被拆掉。

    一座具特色的、配合環境的小屋就這樣變形了,十分可惜。然而,這屬於私人物業,且沒有被評為文化遺產,隨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本應就是正常的事,現在只能無奈地看着以往拍下的照片而嘆息。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