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身上的色彩
鏡子裡的人,鼻上有個紅點,看起來好不自然,下意識伸手去擦,手指所觸碰到的卻是自己的鼻子。通過點紅實驗的推測,說明了兩歲大的嬰兒已能夠意識到自我,並可以識別出種種添加在自己外表上的事物;然而隨着年歲漸長,在霓虹之下,身上被染成燈紅酒綠的我們,是否仍具有這種識別自我的能力,再照鏡子的時候,還認得出鏡中人嗎?
《那一隻沒有被染成金色的蝴蝶》由羊豬老師撰文,插畫家梁倩瑜繪圖。繪本的主角白白是隻普通的蝴蝶,但比起其他普通的蝴蝶又顯得有點不普通,短小的翅膀無法讓她在花間輕鬆起舞,只能保持低飛的她,一不留神就會被世界所忽略。似乎所有的蝴蝶都有着遠大的追求,不計代價地靠近陽光,渴求更高的天空,更明亮的色彩,而只能穿梭在矮小花叢裡的白白,就算偶有進步,也得不到別人的嘉許,別人的眼裡只看到改變命運,只想着要把自我染成耀眼的金色。
將來,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有着怎樣的理想,又要往怎樣的目標奮勇前進?好像所謂的成長,就必須要全然否定現在的自我,不能去欣賞背上短小的翅膀,不能欣賞自己的笨拙、遲緩或單純,不能接受低飛在矮小花叢裡的自己。我們彷彿只能向陽生長,就算被雨水打濕,被閃電擊中,被烈日吞噬,依然只能往高處飛去;如果成功只存在一種模式的話,那麼,放棄與生俱來的自我去換來的成功,意義又何在。
“在黑夜的盡頭有一顆小小的明星,裡邊鑽出可愛的星星天使,天使問:‘你為什麼不起飛?’”
面對星星天使的提問,白白的回答就留待讀者們自行從繪本裡尋找。每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或許最初都只是想要成為自己,不論現在,還是將來;而我所認識的羊豬老師與插畫家倩瑜,碰巧都是個倔強的人,即使身處烈日之下,仍堅持保守自我。大概正是這樣的人,所創作出來的繪本才會像是樹蔭,給趕路的人留了一個喘息的空間,好讓成長路上的孩子去反思,所謂的成功到底該如何定義,是焦慮地否定自身的與眾不同,還是試着去接受自身的特質,舞動身後這雙獨特的翅膀,朝着自己喜歡的方向進發。
既然造物主讓世間綻放出七彩的花朵,賞花的蝴蝶又何必只崇尚於單一種顏色。其實,我們跟那些參與點紅實驗的嬰兒無異,全都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被人在鼻上塗了紅點,但正是因為這個小小的紅點,我們開始認識到自我;鏡子裡,我們不但看見了小小的紅點,還看見了自己,看見了我們身上獨特的色彩。
林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