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4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美加邊境汽車爆炸兩死一傷
普京:北溪爆炸是“國家恐怖主義”
美感恩節交通塞爆公路現燈海
聚焦高鐵
韓高院責日賠償“慰安婦”受害者
旅美僑民對習拜會希望與期待
研究:養寵物緩長者認知下降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2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普京:北溪爆炸是“國家恐怖主義”



普京 (新華社)

    普京:北溪爆炸是“國家恐怖主義”

    【本報綜合報道】據《環球時報》、觀察者網廿三日消息:“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RT)十一月廿二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在參加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視頻峰會時表示,“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國家恐怖主義行為”,旨在消除西方的主要能源競爭對手。

    不擇手段打擊對手

    普京說︰“為了消除競爭對手並獲得優勢,有人使用了不公平的競爭方法。這不僅是對運輸和物流鏈以及國際支付管道的破壞,也是國家恐怖主義行為”。他補充道,“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沿着波羅的海海底鋪設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系統的爆炸”。

    RT報道稱,“北溪一”和“北溪二”天然氣輸氣管道連接俄羅斯和德國。去年九月,該管道系統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因為一系列爆炸而遭到破壞,切斷了德國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繫,使德國經濟更依賴更昂貴的美國液化天然氣。

    美國中情局或參與

    報道稱,雖然普京在講話中沒有直接點明爆炸事件的幕後黑手,但他此前曾表示,他“完全同意”美國記者赫什的說法,後者將這些破壞行動歸咎於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此前赫什援引情報消息人士的話披露稱,美國中情局是根據白宮下達的直接命令,在挪威海軍的協助下實施了襲擊。普京認為,美國作為歐洲液化天然氣的供應國,從這次襲擊中受益。

    RT報道指出,多家西方媒體廣為傳播的另一種說法是:一些烏克蘭突擊隊員用租來的遊艇將炸藥運到爆炸地點,破壞了管道。十一月十一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德國《明鏡》周刊發表聯合調查報道稱,一名烏克蘭軍官“協調”參與了“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據該報道,這個名為切爾文斯基的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上校在此次行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但並非行動策劃人,而是“奉命行事”,其上司直接聽命於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紮盧日內。

    烏軍官駁媒體報道

    切爾文斯基本人駁斥這些指控是“俄羅斯的宣傳,沒有任何根據”,但RT表示這些說法出自美國和德國媒體,援引的也是歐洲和烏克蘭官員的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