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靈犀 意識的拓撲學
汪孟慈喜荀
蔡樹榮作品
新世代頭顯
雲山禪意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靈犀 意識的拓撲學

策展人


展覽空間設計圖


展覽現場空間


毀滅交響曲:昆蟲喪屍系列—— 地穴 (紙上炭筆、噴霧,掃描並製成燈箱。) 鄭志達


夢裡尋夢 (錄像裝置)譚 彬


靈犀空間 ( 針孔成像)譚 彬

    靈犀  意識的拓撲學

    策展理念

    “靈犀”一詞出自古代傳說中的犀牛角,因其有白紋,感應靈敏,所以稱犀牛角為“靈犀”。意思是比喻心領神會,感情共鳴。“拓撲學”即英文的Topology,來自希臘語的τπος,即“地點、位置”,和λγος,即“研究”。“意識的拓撲學”是指對意識體驗的空間和結構組織進行探索的領域。它涉及了解意識不同方面之間的關係,如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夢境和潛意識包括直覺等的意識活動。

    “靈犀”和“意識的拓撲學”是兩個充滿神秘和想像力的概念,它們各自描述了人類內心世界的某些方面,同時也互相具有關聯和交匯。本展覽主題探討“靈犀”和“意識的拓撲學”之間如何在人類思維和藝術創作中建立意義和價值。靈犀是指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感應和共鳴,強調了心靈的互通性和相似性。它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概念,在各種文化和宗教中都有所涉及。靈犀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心靈相通的表現,即心靈和意識之間的感應和互通,可以在各種場合中得到體現和表現。例如,在緊急情況下,人們常常會感到一種強烈的心靈相通的共感狀態,這種狀態可能會促進人們相互合作和支持,使人們更容易克服困難和挑戰。

    與此同時,意識的拓撲學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它是在數學和物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來描述意識空間的結構和形式,強調了意識的變化和演變過程。“靈犀”和“意識的拓撲學”之間的關係在於,它們都涉及到人類內心世界的某些方面,可以互相啟迪和交織。靈犀的感應和共鳴,在意識的拓撲空間的變化和演變過程中得到體現。意識的拓撲學中的維度和拓撲空間的變化,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靈犀的表現,即意識的維度和拓撲空間的變化,可以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和感悟,產生共鳴和感悟的人之間可以形成一種心靈相通的狀態(例如占卜狀態)。

    展覽設計

    從“意識的拓撲學”出發,展覽空間根據神聖幾何學(Sacred Geometry)設計出來。神聖幾何學是一套被認為具有精神意義的數學原理和模式。這些原則和模式存在於大自然、藝術和建築中,並被認為對人類的心理和精神有深刻的影響。在設計中使用時,神聖幾何學可以通過誘導和諧、平衡和秩序感來創造一個精神空間。展覽空間被劃分成三個層次或展示區域:現實、夢境和意識內核。

    展覽展出兩位風格與背景截然不同的藝術家的作品:澳門藝術家鄭志達(生於一九七○年)和杭州藝術家譚彬(生於一九八九年)。他們分別運用各種藝術媒介,包括繪畫、雕塑、移動裝置、視頻實時拍攝與播放和電腦生成影像,於展覽的空間以不同的維度互相呼應,探索意識的拓撲學主題。鄭志達的《毀滅交響樂:昆蟲喪屍系列》作品,描繪了人類心靈的複雜和相互聯繫的本質。藝術家以意識流的創作方式,在沒有預先起稿的狀態下完成。這些畫作非常詳細並充滿層次,重疊的圖案和形式創造了一種深度和維度的感覺。畫作既是抽象的,卻又具有代表性,以類似於神獸∕昆蟲生物為特色,於現實區域內展出。畫作於展覽最外圍的通道上展出,觀者被引導至一些窄長的空間,近距離觀察作品,每次觀看時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關聯和意義。

    譚彬的《洞天》作品主體為山體雕塑裝置,呈“8”字形的無限符號,於“夢境”區域的空間內,一輛火車在綿延的山體間穿行,山體的內部潛隱着若干異質化的場景,火車漸次閃入礦坑、溶洞、月表、海底,內部的場景,被實時並置於外部的屏幕之上。

    作品《洞天》的觀念,是從漢代神聖地理說中發展出的一種介乎宗教、神話、哲學與擬科學之間的空間觀念。將宇宙視為有機體,“名山大川,孔穴相通”。有趣的是,當這種思維被美學化之後,成為中國人構想可能世界的一種方法,依附於這個觀念衍生出了很多奇幻敘事,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特徵的“洞天科幻”。作品的影像敘事設置了七個時空篇章,在一塊太湖石的七個孔穴間反覆切換、演進,呈現了誤入、縮地、委羽、探月、存思、蟲漏、驚夢七個主題,這些內容都在思辨地探詢時空的邊界與可能。

    參觀者被邀請在裝置身處的“夢境”區域觀看作品。由於裝置的大小尺寸,不容觀者走進裝置空間內,卻能從展覽的另一夢境區域中,看到火車攝像鏡頭所拍攝的山體內部影像,以不同的維度和視角來體驗這些雕塑,如夢境的似近還遠,在視頻影像的視覺與實體距離的交錯下,進一步探索夢境的拓撲結構。

    展覽空間的最終部分為針孔成像的房間。本來為窗戶的位置被密封,留一小孔以將外面的風景投射到房間內。展覽場地位於澳門著名地標“紅街市”的對面,其影像透過針孔成像的原理,被倒轉投影到房間內。觀者可以進入房內親身體驗光學的神奇現象,探索現實與幻象之間的交錯。

    延伸活動

    展覽除了上述作品與空間安排,於其延伸活動中加入更多層次的探索,包括邀請聲音藝術家與行為藝術家在意識內核空間中進行現場音樂演出,並進行茶道、香料與聲頻工作坊,也將於空間內進行“藝術與禪”的創作工作坊,透過塔羅牌的視覺元素增強直覺的認知,與參與者進行藝術創作與心靈互動的交流活動。在“靈犀”的空間內,意識的拓撲學透過多元層次的藝術展現方式被逐層展開,人與人之間的意識空間,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被實踐成心靈的美學體驗。風格各異的藝術家,在神聖幾何學線條與意識共通的前提下,達至“靈犀”互通的境界。

    郭恬熙  策展人

    靈犀——意識的拓撲學

    展期:至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午十二時至

    晚上七時(逢周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展場:四方空間(提督馬路121A亞洲工業

    大廈二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