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捷媒美採訪APEC遭械劫
(社論)日鬆綁武器出口暗藏禍心
美洛城廿四小時四警接連自殺
拜登孫女公務車遭襲
星兩百三人失三百六十萬
美大學生校園持刀行兇四傷
熱浪襲巴西聖保羅逾四十度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日鬆綁武器出口暗藏禍心

    日鬆綁武器出口暗藏禍心

    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近日重啟放寬防衛裝備品出口規則的工作組討論,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向岸田政府提交“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修改方案,允許向安全關係密切的國家出口防禦性武器裝備。至此,在美國縱容下,日本有關武器裝備出口的限制基本形同虛設。日本企圖通過大規模出口武器裝備重建完整軍事工業體系,恢復軍事政治大國地位,從而實現所謂“國家正常化”目標。

    近年來,日本不斷炮製各種藉口,持續擴大武器出口範圍,企圖突破戰後軍事限制,實現所謂“國家正常化”。相關舉動暴露其危險圖謀,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引起各方高度警惕。

    二戰後,日本出台“武器出口三原則”,明確“不向共產主義陣營出售武器;不向聯合國實施武器禁運的國家出售武器;不向正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國際爭端的當事國出售武器”,這成為日“專守防衛”政策的重要基石。一九七六年,三木武夫政府進一步收緊限制,全面禁止了日本的武器出口。然而,日本近年來多次借機修訂“武器出口三原則”,蠶食甚至架空相關原則條款。

    二○一四年,安倍政府出台“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代替“武器出口三原則”,大幅放寬武器和軍事技術輸出限制,但向國際紛爭當事國轉移防衛裝備仍被禁止。相關運用方針規定,“殺傷性軍事裝備僅限出口至參與聯合研發與生產的國家,非殺傷性軍事裝備僅限出口救援、運輸、警戒等五種類型”。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岸田文雄政府緊急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運用方針,放寬出口條件,以允許向烏克蘭輸送防彈背心和其他物資。今年四月以來,修改工作聯合小組基本敲定修訂方向:增補出口“排雷”、“訓練”等裝備類型,允許出口搭載殺傷性武器的防衛裝備,放寬關於嚴禁將日本與他國聯合研發的裝備轉讓給第三方等禁令,不斷突破政策限制。

    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近日還在討論大幅放寬目前僅限於“救援、運輸、警戒、監視、掃雷”五個非戰鬥領域的武器裝備出口,在新方案中可能寫入“全面允許出口無殺傷能力的裝備”。換言之,原有禁止武器出口的限制全面鬆綁,這將構成日本突破戰後軍事禁區、走向軍事大國的最新步驟。

    其實,在過去幾十年,日本長期以獵槍和運動用槍為名出口輕武器。是次岸田政府強推擴大武器出口,架空和平憲法、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舉動,勢必引發國際社會廣泛批評和國內民眾強烈反對。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日本先後向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贈送數十艘巡邏艇和巡邏機,並與美、菲、澳、加等國在南海頻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些都表明,日本仍在服務於美國戰略需要,肆意挑撥地區矛盾,成為地區安全的“麻煩製造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