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通過身體閱讀的舞劇
《黃飛鴻傳》四部曲
名副其實的男人戲《堅如磐石》
成長是要再次穿過那片花田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通過身體閱讀的舞劇

王憶凡


《永不消逝的電波》海報 (網上圖片)


首演至今多年仍熱度不減 (網上圖片)


舞台上的旗袍舞婀娜多姿 (網上圖片)

    通過身體閱讀的舞劇

    ——評《永不消逝的電波》

    “舞劇可以被閱讀嗎?”《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下簡稱《電波》)於澳門文化中心演出完畢後,望着觀眾席四處潸然淚下的臉龐,我似乎已經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答。

    《電波》是內地舞壇“雙子星”周莉亞、韓真編導的作品,從《電波》首演至今四年有餘卻不減半分的熱度,足以看出此二位編導的創作實力與野心。《電波》講述解放前夕,中共地下黨李俠與蘭芬在上海潛伏,在愈加嚴峻的形勢下一邊躲避敵特追捕一邊堅持情報傳遞工作的故事。紅色革命題材的舞台劇在年輕人群體中一向不討巧,呈現出來的舞台不是說教意味過濃,就是事件過於老套,而《電波》在年輕群體中“一票難求”的關鍵就在於其敘事上的成功。“每部小說都希望能以某種方式被閱讀”,依我之見,每個舞台也希望能以某種方式被閱讀。

    無論是話劇還是音樂劇,台詞與歌詞的存在可以讓觀眾們直觀地感受到文本的存在,並對其作出評價,而舞劇作為近年來愈發熱門的舞台劇表演形式,單純地用身體、配樂以及舞台美術就可以向觀眾傳遞充分的、“無聲”的情緒與內容。這種運用身體傳遞的內容物可以被算作一種文本嗎?且看《電波》的表達。

    首先是與身體互相構成的身份文本。《電波》在開頭就通過字幕與服裝向觀眾表達人物身份的區別,而在往後的表演中則更多地通過身體進行表達。以群像角色中出現的裁縫店老闆與學徒曉光為例,裁縫店老闆是老革命黨員,所以他在舞台上大部分的動作沉穩、有力、果斷;裁縫的徒弟曉光年輕天真,所以他的舞蹈動作是靈動、輕盈的。以不諳世事、天真純潔、永遠面帶微笑的人物形象出現的曉光,他在緊急關頭犧牲的一幕後,觀眾的啜泣聲也是最大的,觀眾的眼淚正是曉光這一人物被閱讀的證明,也是曉光這一人物敘事成功的證明。輕快而充滿希望的舞步與沉重的槍聲形成對比,充滿希望的笑容也永遠地留在回憶之中,三個人的合照也永遠失去了一個位置。“無聲”的文本傳遞曉光的人物故事,而觀眾通過身體的文本閱讀鬥爭的殘酷與生命的沉重。

    其次是由身體構成的空間文本。《電波》中女演員們身穿旗袍起舞的婀娜姿態;弄堂裡縱深交錯的光影中男女主角攜手起舞;在雨夜敵特傘下黃包車夫的來往奔波,這些身體與元素的配合共同展現出解放前夕上海的城市畫卷。舞台的縱深有限,但舞台所表現的空間無限。通過舞劇形式的表達,觀眾們就如同閱讀小說一般,跟隨舞台的想像與留白構建出一個不存在於當下的城市,獲得超越空間的沉浸式體驗。

    其三是與身體互相構成的時間文本。讀者在閱讀小說時了解、參與人物的一生,舞劇提供給觀眾的閱讀體驗同樣。《電波》裡表現男女主角李俠與蘭芬生離死別的一幕,兩人在家中起舞,身後出現另外兩組男女演員一同起舞,分別展現兩人相識、相知、相愛時的場景。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編導的舞劇《詠春》中也有類似的表達:葉師傅的結髮妻子去世時,通過舞台的旋轉,葉師傅似乎又回到了兩人初見時的香雲紗廠。舞劇展現的蒙太奇手法同時也是一種文本的插敘,不同的身體表達讓不同時期的角色情感更加清晰,觀眾可以輕易地閱讀到主角的感情是如何隨着時間慢慢加深的,並在這一閱讀過程中更容易對主角的情感悲劇進行深切地共情。

    如果將通過身體表現被閱讀的舞劇與書籍等同,《電波》無異於一本從敘事到立意都具備一定高度的經典。通過身體展現的人物形象立體生動,構建的空間宏大真實,展現的時間跨度遠遠超過表演的兩個小時,上升到人物的生命過程。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本書的文本中所要傳達的精神能被觀眾們讀懂、記憶。“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恆” 。在熒幕上打出的這句話承載着遠超於兩個小時舞劇的厚度,與革命信念、家國情懷相關的觀劇體驗將如同閱讀經驗一般,潛移默化地根植在每一位觀眾的骨血中。

    王憶凡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