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神十七乘組今出征
我航天員將首試艙外維修
唐勝傑:從大山走向“天宮”
湯洪波:重返“天宮”第一人
江新林:開過坦克駕過戰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神十七乘組今出征

王 維


廿五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神舟十七號船箭組合體被發射塔架包裹,靜待發射。(王維 攝)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中)、唐勝傑(右)、江新林會見傳媒。(新華社)

    我國空間站將迎最年輕乘組

        神十七乘組今出征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廿五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十月廿六日十一時十四分發射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和江新林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

    (酒泉廿五日電)

    本報駐北京記者  王 維  報道

    採用以老帶新策略

    航天員湯洪波參加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唐勝傑和江新林都是首次飛行。目前,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火箭即將開始推進劑加注。

    乘組包括一名第二批航天員和兩名第三批航天員,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其中唐勝傑年齡最小,為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出生,比江新林小一歲;湯洪波年齡最大,為一九七五年十月出生。

    據林西強介紹,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構成仍然採用以老帶新的策略,由三名航天駕駛員組成,其中指令長由第二批航天員擔任,這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員帶領第三批新航天員執行任務。

    在軌輪換駐留半年

    此次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第三十次飛行任務,也是第十二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主要目的為:完成與神舟十六號乘組在軌輪換,駐留約六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在軌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載荷出艙,進行艙外載荷安裝及空間站維護維修等工作,同時,持續評估空間站組合體功能性能,獲取積累空間站運行的寶貴資料和經驗,考核地面支援中心執行空間站運行管理任務的協調性、匹配性,進一步提升空間站運行效率和故障處置能力。

    計劃明年四月返地

    按計劃,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約六點五小時後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埠,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計劃於明年四月左右返回東風着陸場。

    神十六乘組月杪歸

    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和各項設備工作正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產品品質受控,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在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任務後,瞄準本月卅一日返回東風着陸場。

    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前,還將視光照條件由航天員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空間站組合體,將有望在軌首次獲取以地球為背景的空間站組合體全貌圖像,這將是第一張反映中國空間站全構型的“工作照”。

    值得一提的是,到十一月上旬,神十六任務結束時,已四度執行飛天任務的景海鵬總飛行時長將超過二百天,成為中國飛行次數最多、飛行時長最長的航天員。

    (相關新聞刊B2版)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