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貿促局:商業配對約千場 增三成
(一家之言)延伸“雙11”效應 聯動促銷
澳青喜甜品 開外賣店主打自研出品
青企:包裝加入私域群宣傳
中銀中小企:分析數據 減銷量欠佳產品
生產力:加強特色建立“招牌”出品
學者:強化品牌特色增收入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2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延伸“雙11”效應 聯動促銷

春 耕

    延伸“雙11”效應  聯動促銷

    “雙11”購物狂歡臨近,各大電商平台陸續公佈規則和優惠活動,除了電商平台,社交平台、短視頻平台紛紛參戰。購物節前哨戰打起,如何在消費疲弱環境下搶佔先機,須絞盡腦汁。相較過去眾多拼單滿減等玩法,今年針對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特點,不少企業產品更多是直接打折,刺激消費。

    網購成熟,服務、物流體驗不斷優化,不論是內地還是澳門消費者,網購成為消費主場。不少消費者已儲備銀彈,列好清單買買買,故電商節漸成為“囤貨節”,釋放大量的消費力,線上商戶笑顏逐開。

    但考驗線下零售商,特別是欠缺品牌資源的中小企,難以投放大量宣傳及彈性讓利空間於線上競爭。但考慮到購物節大批人紛紛“囤貨”,等於透支未來的消費額,節後的消費力難免下跌,要再撬動消費,更費心思。為擁抱兵家必爭的購物節檔期,部分線下商店同樣舉辦“雙11”優惠,吸引顧客。

    對於本澳中小企,不少在疫情已開拓線上線下消費渠道,廣開客路。但消費者購物渠道多樣、場景多元,電商平台、社交平台隨處都可購物,無形中減少現場購物的機會。此外,本地中小微企參與的線上平台未必是居民的消費主場,因很多仍難以進駐內地電商平台,遑論參與內地電商購物節。

    從內地電商購物節引發的消費效應,倘能投放於本土市場,或可把潛力轉化為商機。如緊接下來大賽車、美食節活動紛呈,有利吸引旅客,疊加政府加強吸引國際旅客計劃,把握旅客訪澳時的消費機遇,可考慮配合“雙11”,推出具吸引力線上線下折扣優惠。

    此舉可加強刺激本地居民消費意慾,留住用戶;另外,聯動政府、餐飲界舉辦的盛事活動,零售業可合力營造優惠的購物盛事,增加澳門旅遊吸引力,“旅遊+”體育、美食、購物等,互相引流,同時為旅客創造更多消費場景。此外,中小企零售業亦可把握機會將新客戶轉化為線上客戶,培育更多潛在客群。

    春  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