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經濟迸發新機遇
演唱會經濟在澳門相當火爆,熱鬧時一晚有多個演唱會同步舉行,數萬人分佈於路氹不同場館,盛況空前,這是疫前難以想像的。演唱會經濟帶來超高人氣的旅客量,部分頂流演唱會一票難求,再三加場,帶動門票、住宿、餐飲、娛樂、交通、零售、宣傳……聯動效益非常可觀,各方期待演唱會可馬拉松式一直辦下去,擴大消費輻射面。
演唱會經濟大行其道,歸根究底是疫情期間被抑壓的娛樂需求全部釋放,加上市場競爭,引來歌手樂團多元,吸引老、中、青。但熱鬧過後,有人或憂曇花一現。演唱會已成拼經濟的重要一環,但單靠主辦單位難以獨力支撐。一場成功的娛樂表演,雖說“內容為王”,但歌者巡迴各地演出,粉絲是否要跟到澳門來,始終考驗主辦城市的吸引力。故從演唱會到娛樂表現的成功,側面體現城市的綜合實力。
近月澳門躋身演唱會之城,在區內打響名堂,這與多年來打下的旅遊娛樂基礎分不開。故當澳門演唱會辦得有聲有色,業界亦看準了未來發展商機,將於下月在澳舉行演出娛樂行業主題展會,嶄新的嘗試,以澳門為平台,探討不同演出的可能性。從主辧單位選址澳門舉行,認同澳門打造的新產業方向與其主旨吻合,同時折射了澳門清晰定位後所引伸新發展商機。
過去澳門因賭收登上世界頂峰,具備產業配套優勢支撐,成為不同展覽挖潛的主題,成功開拓出新展覽會市場。如今演唱會、表演活動等迸發的休閒娛樂空間,成為商界看準的新主題,拉動會展業,同時把娛樂事業配套行業匯聚於澳門,把小城娛樂發展推向新里程。
當澳門六休企齊心發力非博彩元素,所產生的影響逐步浮現,將成為新一輪投資部署方向。此外,根據新博彩批給合同,當全年賭收回復至一千八百億,博企須在原有非博彩投資金額的承諾上,額外增加兩成投資。按目前賭收水平,博企加碼投資指日可待。春江鴨正部署搶佔先機,中小企如何做好配合發掘市場潛力,要各顯神通。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