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回暖需解決“打的難”
議員盼改善“澳車北上”預約通關
【本報消息】本澳人多車多,交通問題一直是老問題,隨着澳門旅遊業回暖,居民及旅客“出行難”、“打的難”問題更凸顯。議員何潤生、馬耀鋒在議程前發言提建議解決“打的難”問題。此外,議員林宇滔建議立即改善“澳車北上”預約通關安排。
倡再增二百“電的”
何潤生表示,一些節假日或有特別活動的日子,建議巴士公司增加班次和數量,適當檢視巴士行駛情況,疏導人潮。的士除了短期內增加數量,及早開投五百個八年期的士牌照之外,更重要的是解決居民及旅客叫不到車的問題,應盡快完善特別的士的叫車應用程式,優化預約服務、定位準確度等。今年以來,輕軌氹仔線的載客量漸多,建議特區政府完善站內配套,增“打卡”元素引客。
馬耀鋒促多措並舉完善本澳的士服務。建議因應“打的難”的情況,盡快完成新一批具期限的士的招標行政程序,以增加“黑的”數量。亦建議當局在現時三百輛“電的”的基礎上,增加一至二百輛“電的”。並優化“電的”預約服務,加強對“電的”平台的監督。建議當局盡快完成正在籌備的“的士服務評鑑”,建立賞罰並舉的制度。同時,完善惡劣天氣下對的士服務的保障,商討一個業界及社會能接受的惡劣天氣下的士附加費方案,確保司機及乘客雙方的權益。
籲落實兩制度兼容
十月一日“澳車北上”預約通關實施了新安排。林宇滔促請特區政府應積極與內地爭取增加“澳車北上”名額及口岸,並盡快落實容許“澳車北上”及“橫琴單牌車”兼容。
在此之前,亦應立即改善預約通關安排,將目前每月只可預約出境三次及必須出境後才可再約當月名額,改為“同一時間可預約最多次數”,並取消“必須出境後才可再次預約”的安排;也應盡快實施非繁忙時段不限次出境的安排。以符合居民期望,也符合國家大灣區政策的大政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