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粉絲”
冼榮先生:十月十二日收到您的信,垂詢若干問題,看來這些問題似與《幼學瓊林》相類,如“浩蕩吳江,險稱天塹,嵯峨秦嶺,高謂坤維”。來信問:“有關陡(阧)的斜度大還小?”因為您手上有三本字典,有說陡的斜度大;有說斜度小,莫衷一是。您與親友論及,亦難定對錯,因為這是“字典”的詮釋。有見及此,我介紹您讀唐人林滋的《望九華山》詩:
茲山突出何怪奇,上有萬狀無凡姿。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嬰兒。玉柱金莖相拄枝。干空踰碧勢參差。虛中始訝巨靈擘,阧處乍驚愚叟移。蘿煙石月相蔽虧。天風褭褭猨咿咿。龍潭萬古噴飛溜,虎穴幾人能得窺。吁予比年愛靈境,到此始覺魂神馳。如何獨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拋俗羈。
以百丈索而登、斜度之大之險可以想見。清劉大櫆《遊浮山記》:“踰橋而西有巖,石壁陡立不可入。”又明蔣一葵《長安客話 · 居庸關》:“太行山南起山西澤州,迤邐北出數百里,山脈不斷,自麓至脊,皆陡峻不可登越。”斜幅之大,不言而喻。
陡的另一個解釋,是指深度、範圍廣。《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三回:“這離情更比前春較陡些。害的來乜斜,瘦的來唓嗻,待桑田重變,海枯竭還不了風流業。”
《幼學瓊林》有〈歲時〉篇:“新歲曰王春,去年曰客歲……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征。”您說的對了,確有此事。另見《野客叢書 · 古人避諱》:“秦始皇諱政,呼正月為征月。”不過只是把“正”讀作“征”,但從來沒有人寫成“征月”,征是征討、是戰爭,倘在春節這段喜慶日子,變成征戰的歲月,實在可悲。
謹就所知奉覆,所謂“識少少,未敢扮代表”。祈諒!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