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難除
美國《國會山報》近日刊文稱,美國官方最新報告顯示,非裔佔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三,但在去年報告的近五十五萬失蹤人口中,非裔佔百分之卅三以上。非裔女性只佔據人口的百分之七,卻佔所有失蹤人口的近百分之二十。
與白人女性相比,失蹤的非裔女性受媒體關注度很低,結構性種族主義是主因。美國的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問題持續已久,早在殖民地時期,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獲得政治、社會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後,便開始在當今美國這片土地上系統性推行基於白人至上種族主義的政策,長期屠殺、壓榨、迫害、歧視和攻擊美洲原住民、非裔等。美國建國時,其領導者們一邊說“人人生而平等”,一邊卻在一七八九年施行的憲法中保留了蓄奴制度。此後兩百多年的美國歷史,既是一部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壓迫其他少數族裔的歷史,也是一部少數族裔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歷史。
對非裔,直到一八七○年黑人才獲得選舉權,一九五四年推翻“隔離但平等”的種族歧視原則,一九六四年廢除公共場所的隔離,一九六五年廢除對其投票權的束縛,一九六八年才有自由選擇住宅的權利。
非裔人的命也是命。 如今,美國雖然廢除了表面上的種族隔離制度,但保障白人至上和優先的種族主義早已病入骨髓。作為奴隸制以及種族隔離政策的遺產,美國種族主義問題在今天仍然以種族歧視等侵犯人權的形式存在。
叮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