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中歐班列:古絲路上“鋼鐵駝隊”
挑戰與機遇並存
新絲路上接力者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趙會榮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一帶一路”的“五通”合作中最受關注的是設施聯通,而設施聯通中最受關注的是中歐班列。國鐵集團數據顯示,二○一五年中歐班列開行八百一十五列,二○二二年增加到一萬六千五百六十二列。今年一至七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達一萬列,發送貨物一百○八點三萬標箱,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七。為甚麼中歐班列發展如此迅猛?

    拉動發展

    今年九月十五日,首屆中歐班列合作論壇在連雲港舉行。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發賀電稱讚:“連雲港及中哈物流場站、雙西公路、霍爾果斯——東大門無水港是現代絲綢之路合作的明珠”。那麼,就以哈薩克斯坦為例,看看中歐班列給哈方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其一,哈國從交通不便的內陸國逐漸變成了中歐貨物運輸的物流中心。哈國家鐵路公司數據指出,九成中歐班列過境哈國,十年來集裝箱數量增長了二十倍以上,達到六百五十萬個標箱。哈方通過提供過境運輸及增值服務獲得了可觀利潤。

    其二,哈國通過連雲港中哈物流場站獲得了太平洋出海口,不僅提升了與中國的貿易額,還開始向東南亞國家出口小麥、煤炭等商品,促進了出口市場多元化。

    其三,中歐班列數量的不斷增長刺激哈國改善國內交通基礎設施面貌和發展與鐵路交通相關的產業,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現代化步伐,減少經濟對能源和資源開採的依賴,減少碳排放,並試圖通過發展中歐班列沿線城市的特色產業進而把哈國打造成歐亞大陸物流、農業、金融、投資和大型數據中心。

    其四,隨着中歐班列和“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哈國在中亞地區的地位、中亞國家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互利合作以及他們對地區的認同感都顯著增強,中亞向世界逐漸展現出更多的開放性、包容性以及更大的發展潛力,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合作。今年五月十八至十九日,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中亞五國元首悉數出席。各方決定加快推進中國——中亞交通走廊建設。中哈將加快研究建設第三條跨境鐵路,中吉烏三國將加快研究建設中吉烏鐵路。

    面臨衝擊

    那麼,未來中歐班列能否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呢?實事求是地講,挑戰與機遇並存。

    挑戰之一: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將重塑歐亞大陸的貿易結構和供應鏈網絡。目前可見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西方制裁白俄羅斯導致中歐班列的白俄羅斯——波蘭段不暢。歐盟自身消費需求下降,以及歐盟出於對華所謂“去風險”考慮調整貿易方向和採取限制中歐貿易的措施。另一方面是俄羅斯東歐中亞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大宗商品貿易大幅上升。

    挑戰之二:中歐班列的“熱”帶來兩“極”問題。一個極端是線路增多後形成相互競爭,部分通道的效率下降,加上海運價格下滑,鐵路運輸企業內卷,導致中歐班列的盈利空間縮窄;另一個極端是主要線路的樞紐點因運力有限出現貨物積壓問題。目前,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和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都在加快現代化改造,提升通關能力,以適應中歐班列不斷增長的需求。

    挑戰之三:按照中國財政部地方補貼逐步退坡要求,中歐班列市場化時刻已經逼近,部分線路可能面臨合併甚至取消,一些依賴補貼存在的企業和貿易活動必然受到衝擊。但從長遠看,這樣才符合互利共贏的原則,才能保障中歐班列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趙會榮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