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8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社局報告指青少犯案趨年輕化
珠澳生反走私賽廿五作品晉決
北大法學院教授魏定仁辭世
新聞特搜
津澳台市集助推澳旅業發展
利瑪竇慈善步行弘奉獻精神
勞校校慶餐會售票
粵高校澳生聯會新閣就職
理大師生慶祝國際翻譯日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局報告指青少犯案趨年輕化

    社局報告指青少犯案趨年輕化

    籲加強宣教正向交友防犯罪

    【本報消息】社工局在官網上載《違法青少年特徵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三年(二○二○至二○二二年)社會重返廳入案的青少年個案數量有增加趨勢,當中以在學學生為主,年齡亦較輕,建議針對青少年的預防犯罪推廣工作宜提前介入,並可考慮以學校為平台,對象方面則以高小學生為主;並建議重返廳的矯治配套服務須加強青少年正向交友的教育及支援。

    入案青少增一成三

    二○二三年報告除總結二○至二二年期間違法青少年特徵,並且與前一份、二○一六年至一九年期間違法青少年特徵作比較(下稱二○二○年報告)。報告指出,二○至二二年期間由法院轉介至重返廳作判前社會報告或直接判予措施的調查對象共一百六十九名,與二○一六年至一九年期間的一百四十九名入案數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十三點四。

    二○二三年報告的犯案年齡以十四歲為多,犯案年齡的平均值為十三點八歲;二○二○年報告以十五歲為多,犯案年齡的平均值為十三點九歲,可見調查對象的犯案年齡稍有年輕化趨勢。二○二○年報告調查對象的學歷以初一至初二學歷居多,二○二三年報告則以小六至初一學歷較多,根據上述犯案年齡有年輕化趨勢,因此會有較多調查對象出現於較低年級的傾向。

    傷人最多涉毒減少

    二○二○年報告中,非在學者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操行欠佳。二○二三年報告對於非在學原因細化分類,報告顯示調查對象非在學的原因大多是欠缺學習動機及違反校規。雙失方面,二○二○年報告的雙失比例為百分之十四點一,二○二三年報告的雙失比例為百分之十一點二,顯示雙失情況稍有改善。至於犯案情況,兩報告顯示同以侵犯人身罪為主,其次為侵犯財產罪。在侵犯人身罪類別中,由二○二○年報告的百分之六十一點七減少至二○二三年報告的百分之五十三點三;在侵犯財產類別中,則由二○二○年報告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稍升至二○二三年報告的三十二點六。

    若以細類統計,兩份報告均顯示調查對象以觸犯傷害身體完整性罪為多,且由二○二○年報告的百分之三十二點七,減少至二○二三年報告的百分之廿五點三。調查對象觸犯毒品罪的比例由二○二○年報告的百分之一點八,減少至二○二三年報告百分之○點六。調查對象雖同以團幫形式作案為多,但比例稍有減少,由二○二○年報告的百分之五十九點七,減少至二○二三年報告的百分之五十三點三。

    父母期望改善交友

    報告指出,引起青少年個案犯事的相關因素以“與不良行為的朋友來往”較多,另外父母期望的服務中“改善交友情況”佔相當比重,因此建議重返廳的矯治配套服務須加強青少年正向交友的教育及支援。青少年個案中雙失情況雖未算嚴重,但重返廳的輔導重點仍在於協助入案的青少年就學或就業,以及為有意就學或就業的青少年創設條件。

    放任管教較少規範

    家人的支持對青少年成長十分重要,調查結果反映父母的管教方式以“放任式”為主,父母雖以注重溝通為多,但較少為子女設定及執行行為規範,因此建議重返廳繼續為家長提供相關的講座及服務,以協助父母建立合適的溝通及管教模式。調查也顯示父母及青少年的服務需求,皆以法律知識、就學援助及改善交友情況為首三位,建議重返廳在計劃矯治服務時,應考慮採納上述意見,以回應父母及青少年的服務需求。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