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補
儒道互補這個命題是耳熟能詳的,但我總覺得道家補充儒家的機會多一些,卻很少見道家大師會拿儒家那一套來補充自己的,大概兩套哲學對人生的取態截然不同。宋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為國為民的情懷何其坦蕩!在這裡是沒有個人的得失,與道家處處要避禍的態度有很大的分別。仕途當然有起伏,遇到逆境時,老莊那套避世情懷正好派上用場。蘇軾被貶黃州,仕途由天上跌落凡間,他在《前赤壁賦》便指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精神有了退路,應付各種打擊便顯得從容了。
莊子經常會拿孔門弟子來說事的,大概孔子名氣已相當大,莊子要借用他的觀點來證明自己的學說與別不同,例如在《大宗師》裡說,當“道友”子桑戶死時,孔子派子貢去幫手,但子貢到達時,看到子桑戶的兩個朋友正在唱歌:“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意思是說:“哎呀,子桑戶啊,子桑戶啊,你已返回本真了,而我卻還以人的形骸活着。”這種臨屍而歌的做法完全不符合禮法。
孔子說這些人是方外之人,而自己是方內之人,並指這些人是“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大意是說生存是負擔,死才是解脫。當然,這些話肯定是“屈”孔子的。儒家認為君子應該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這種對人世的關懷,老莊的追隨者,會拿哪一點來互補呢?中國的主流傳統文化選擇了儒家,如果不是這樣,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肯定會大打折扣。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