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舊區 均衡發展
特區政府繼公佈福隆新街步行區、媽閣塘片區、內港廿三號及廿五號碼頭,以及大炮台和周邊空間進行活化利用計劃後,昨再推出“新馬路片區活化計劃”,爭取今年底前動工。各活化項目既有相似,亦各有亮點,能否發揮各自特色,社會拭目以待。
活化舊區,善用文旅資源,各界祈盼已久。今年新春官方統籌“新馬路任我行”,成效超預期,激發政府推動活化該區的決心。是次活化計劃以新馬路為主軸,相繼拓展和整合周邊街道和廣場空間,優化公共街道,相應引入不同活動,冀點線面有機結合,形成富有生命力、有故事脈絡的歷史文化片區,以增暢遊體驗。主力承擔新馬路片區活化計劃的休閒旅遊企業,活化及重整的項目俱屬其物業,料推行起來得心應手。
政府與六家休閒旅遊企業合作活化的六個歷史片區計劃,最快落地的是福隆新街步行區,明起試行。能否抓住中秋國慶長假機遇,打響頭炮,成為遊客新酺點,值得期許。更具意義的是,以政府牽頭、休閒旅遊企業出錢出力的舊區活化方式,能否順利試行,與區內營商深度結合,一榮俱榮,又可以被旅客、居民接受,福隆新街步行區無疑是試金石。
六片區獲巨大賦能,以點帶面興旺整個舊區,有待觀察。在商言商,大企引客,客似雲來,街區由靜轉旺,商戶喜上眉梢。但若是不具競爭力者,或憂慮刺激租金上揚,更難站得住腳。大企兌現承諾,肩擔活化重任,值得點讚。但在平衡發展的過程中,是否一切以商業思維運作、利益最大化?政府當中的定位如何?這種合作活化模式會持續多久?社區經濟會否深度調整?隨着六項目陸續落地,料有新氣象、新機遇、新挑戰。
世遺城區、五光十色的大型休閒旅遊設施、特色美食,無疑是澳門的重要旅遊元素。但更重要的是早已根植於小城街巷的人文風情,共同構成別具一格的澳門。在活化過程中,當局必須做好牽頭、促進、協調、管理的角色,確保六片區均衡發展、有機聯動,助力經濟多元、社會和諧。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