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悲哀
——談《威尼斯謀殺案》
繼《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後,由英國導演簡尼夫班納第三度自導自演推理電影《威尼斯謀殺案》,進一步風格化、人性化、悲哀化,寫出人人都有心魔。
古城水鄉、面具斗篷、夜色燈光、古舊大宅,為全片營造出古典陰沉的色彩,高度襯托“表面華麗、內裡悲暗”的主題。簡尼夫再次飾演神探白羅,被作家好友邀請參加靈媒大會,期間出現謀殺案,於是偵查元兇。今次加入孤兒亡魂、離奇命案,大大增添靈異氣息,前段重述大宅歷史、皮影戲等段落,有力地強化鬼魅感。
故事發生在古宅內的一夜間,壓縮了空間與時間,劇情更緊湊,視效更有壓逼感;神探為案情抽絲剝繭,先識破靈媒騙局,繼而陷入殺機,再有人死亡,交織出是人還是鬼的謀殺案;查案過程曲折靈幻,謎底談不上驚奇,然而劇情改編自偵探小說家阿嘉莎姬絲汀名作,在今時今日推理故事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本片少了驚奇感是理所當然。
然而本片好看之處,在於偵查過程中折射出人人的不快;神探與楊紫瓊飾演靈媒的一段話最哀傷,“與靈魂對話雖是騙局,但能撫慰人的內心”;神探也曾經說過不信鬼神,因為世界充斥着戰爭、病痛、死亡。這兩段話,塑造出痛苦年代與傷痛心靈。
片中每人皆有心魔或邪惡一面,過度愛女的屋主、逃避戰亂的助手、誤殺人的管家、婚姻失敗的丈夫,全是七情六慾的平凡人,因為感情、生活而牽引一起,導致死局,通通讓人同情;全片正是這樣從謀殺案開始,然後剖析人性與人情,神探也因而受到感悟,從金盆洗手到重出江湖,人性更鮮明。
簡尼夫是英國著名導演,轉戰荷里活廿年來參與過不少大製作,近年主力改編阿嘉莎小說的作品,成績不弱。今次強化視效與鬼魅感,風味獨特,並直插人性的黑與白,未夠淋漓深刻,卻寫出時代的悲哀。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