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畫面豁然開朗
唐 嘉
在網絡上,看到F1比利時站開賽剎那,賽車在轉入第一彎道時,跑道上空出現了一個用線牽引的空中拍攝器,正在攝錄賽車爭奪入彎激烈情景。第一個感覺好像是無人機在賽道上空攝錄,但為安全保險起見,用鋼線牽引,保證在激烈的爭奪環境下,攝取這難得鏡頭畫面。
事實上,這些用鋼線牽引的飛行器材或空中拍攝,我們都可以在播放歐洲足球比賽場合中看到。視頻中,一個用線牽引飛行攝錄器,在熒屏畫面上下左右移動,給觀眾帶來新鮮角度。例如在球賽展開剎那,看到上空俯瞰球員輕觸皮球開賽一刻,令觀眾有置身球場的感覺。改變了昔日只靠在觀眾席旁,裝設固定攝錄器材的呆板局面。從這些空中攝錄器材的出現,令我們聯想到近年十分流行的無人機拍攝活動。從最初的避障功能不足,到畫面傳輸訊號間或失靈的缺陷,加上初期操控者缺乏安全常識,出現混亂現象等等,都是拍攝工作的障礙。早年,筆者也曾經參加一些無人機操控的學習課程,在地面設立標記,操控無人機準確降落在標記上,成績差强人意。當年也曾經遇到無人機的降落避障意外,不慎在融和門炸機,另一次因視頻傳輸出現障礙,再出現炸機情况。
如今的無人機已有大幅度改進,既有飛行輔助影像,又新增降落保護開關,AR返航軌迹,全程自動投影返航點。今天我們見到電視新聞畫面,很多都採用無人機鏡頭角度。如一些浩大寬闊場面,如川西色達空中寺廟景色,震撼感人,都是採用無人機拍攝。最近在微信有消息透露,本澳有拍友在航拍比賽中得獎,包括獲AIP亞洲國際攝影藝術航拍組推薦特別奬的彭志邦,金獎吳奕生、陳志雄、彭忐邦,以及銀獎張勁東,可喜可賀。怪不得有航拍經驗的老師鼓勵拍友,我們除了擁有一部相機之外,增加一部航拍機,會令我們創作時,獲得更豐富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