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4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澤連斯基訪加獲追加軍援
北約與美助烏襲俄艦隊總部
波總理警告澤連斯基
美致命之“毒”
以稱將與沙特達和平協議
李在明停止絕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9月2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美致命之“毒”

叮 叮

    美致命之“毒”

    美國警方近日通報稱,紐約一家日托中心被發現藏有大量芬太尼。更可怕的是,該中心多名兒童意外接觸到這些芬太尼,已造成一名一歲幼兒死亡,三名幼兒入院接受治療。這宗悲劇再次引發美國公眾關注芬太尼危機。紐約市長呼籲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打擊”芬太尼氾濫。

    芬太尼合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被應用於臨床的第一個芬太尼族藥品,問世後在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領域獲推廣應用,一度成為麻醉手術中的主要用藥,也作為疼痛治療,尤其是術後鎮痛的首選阿片類藥物。芬太尼憑藉其良好效果為無數病人減緩疼痛,但在美國,它卻變成危害社會的毒品。

    據美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顯示,以芬太尼為主的阿片類藥物是美國人服藥過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過去十年中,該類藥物導致的死亡人數約增加三倍,僅在二○二二年,超過十萬人死於藥物過量。

    為何美國的藥物濫用屢禁不絕?根本原因在於政客出於自身利益,總是出台治標不治本的禁毒政策。政客從藥企獲取大量政治獻金,作為交換,他們需要在制訂相關藥物的管控政策時“隻眼開隻眼閉”。結果便是,美國作為全球化工原料大國,至今仍未永久整類列管芬太尼。此外,政治極化阻礙禁毒進程。鋻於目前芬太尼在美濫用的嚴重程度,美兩黨都曾承認努力應對問題,但雙方卻相互“使絆子”,不願讓對方成為解決問題的“功臣”。

    叮  叮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