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林世代守護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十七日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
人地和諧共生
距今一至兩萬年以前,中國西南地區的茶組植物在第四紀冰期中倖存下來。約公元十至十四世紀,布朗族和傣族先民相繼遷徙到景邁山,發現了森林中的野生茶樹群落,能夠治病的茶樹讓先民決定定居於此。他們在森林中建寨,在村寨周圍有限度地開發茶林。
經過長期摸索,先民們認識到普洱茶樹的生產特性,探索出智慧的林間開墾、林下種植技術,通過營造喬木層——茶樹層——草本層的立體群落結構,為茶樹創造理想生長條件,很好地利用森林自然生態系統,防止病蟲害並提供天然養分,產出高質量的有機茶葉。
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陳耀華表示,這片千年萬畝古茶林,是人類茶種植模式的見證,山地森林農業開發的典範。這裡的林下茶種植模式保存完好,體現了人們敬畏自然的樸素生態倫理,合理利用自然的卓越生態智慧。“景邁山古茶林還進一步說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的起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利用和栽培茶樹的地方。”他說。
遺產地居住着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漢族的人們。千百年來,世居民族與茶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景邁山,先有茶樹,後有居民,先有森林,後有村寨。山養茶,茶育人,人護山,這裡的世居民族感恩自然的饋贈,珍惜每一寸土地,把古茶林視為生命的一部分,制定了一系列鄉規民約來守護、愛護這片家園。
出於對先祖及自然的崇拜,他們還有着獨特的“茶祖信仰”,加深了對古茶林保護的行為自覺和集體認同感。無論是布朗族的山康茶祖節,還是傣族的潑水節,人們會在重要日子感恩茶樹,祈求茶族保佑茶林和村寨。
對於當地傳統的茶樹種植、採摘、製作等生產技術,以及以“和”為核心的茶文化、獨有的茶祖祭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陳耀華介紹,當地通過整理、出版民族文化書籍,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培養傳承人等方式不斷推動其保護發展,又通過開展民族茶藝培訓、民族歌舞課間操等方式,不斷加強年輕一代的傳統文化教育。
森林、茶園、古村相互依存,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結合。“景邁山的千年傳承離不開傳統的保護機制。”在陳耀華看來,傳統信仰體系、傳統社會體系、傳統茶文化和傳統知識體系,極大促進了景邁山的長期活態演進,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和多元文化共存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申遺推動保護
隨着近年來景邁山申遺工作的推進,這裡的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古茶林穩步邁向更加廣闊的新天地。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自啟動申遺工作以來,國家文物局指導雲南省、普洱市陸續頒佈實施《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山保護條例》、《普洱市古茶樹資源保護條例》、《景邁山遺產地建設活動導則》等專項法律三部、規章制度七部,建立完善依法依規保護管理體系。
“通過民居保護、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使景邁山各民族的生活質量、生活環境、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景邁山茶業原始業態得到有效保護,實現了景邁山古茶林申遺保護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惠及廣大百姓。”關強說。
延續了千年的古茶林與世代守護這裡的人們,需要被認識,值得被認可。“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是中國茶在國際舞台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對中國茶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次鼓舞。
正如陳耀華所說,未來,希望通過開展針對性保護和適應性治理,持續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在講好景邁山故事和中國茶故事的同時,開創景邁山遺產保護與治理模式,為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
人民網記者 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