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8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逾九成企擬擴大保持灣區投資
粵貿促會倡打造世界級數字灣區
吉國工商會擬澳設代表處促合作
鏈博會助灣區企搭供應鏈平台
(一家之言)發揮優勢產業助力新增長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9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逾九成企擬擴大保持灣區投資



國際工商界看好大灣區發展前景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昨舉行新聞發佈會

    報告:

    逾九成企擬擴大保持灣區投資

    【本報消息】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新聞發佈會上,發佈《國際工商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報告顯示國際工商界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持樂觀預期,63.08%受訪企業表示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9成以上受訪企業擬擴大或保持對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規模。

    該新聞發佈會昨上午十時十分在威尼斯人宴會廳舉行。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中國貿促會聯絡部二級巡視員楊曉軍、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舜傑出席。

    大灣區政策紅利吸引

    趙萍表示,現時國際工商界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投資力度大,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6大洲,投資的行業包括金融、零售、商務和服務業。投資在澳門的集中在博彩業、保險和銀行業等,3個行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佔比為83.43%。

    國際工商界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主因有三:一是地處“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經濟圈,以及香港、澳門兩大對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區域,背靠廣闊的經濟腹地,是中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擁有海、陸、空、鐵一體化的交通網絡, 具有連接內外市場的便利優勢;三是世界級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聚集區。

    調查顯示,分別有58.64%、52.31%、39.13%的國際工商企業認為,廣闊的中國市場、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備的產業體系是其投資粵港澳大灣區最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和技術因素,對國際工商界投資粵港澳大灣區有較大促進作用,如粵港澳大灣區多重政策疊加,釋放政策紅利,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對國際工商界吸引力較大。

    澳旅遊+成投資重點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成長潛力的三大領域是數字經濟、綠色金融和文旅產業。當中澳門的“旅遊+”或將是國際工商界投資重點。但國際工商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面臨兩大困難:一是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增長風險仍偏下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全球通脹難快速緩解,美歐連續加息等,給大灣區企業經營增加不少困難。

    二是全球範圍內科技創新速度趨緩,科創企業面臨資金緊張、人才不足等問題,給大灣區企業創新發展帶來挑戰。

    國際工商界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出四大建議:一是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利用好區位優勢、口岸和資源優勢,建好用好對外開放平台。二是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三是增強創新驅動,深化粵港澳三地之間、區域內外各項創新交流合作,加強創新成果共享。四是促進人才集聚,加快推動人才保障工作有序開展,為人才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優化調整人才供需結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