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看法説法)促細化加快內港發展
同善堂(百字聯)
(西窗小語)上海簽證救數以萬計猶太人
(句句是甘)男性愛美 遑論魏晉
(斷章寫義)活出自我
(聲色點擊)馬粉
(菁菁樂道)無能為力的后羿
(榕樹頭)牆壁題詩
(夢裡聽風)第一次喝抹茶的那個秋天
(筆雯集)浙江是武林之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9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榕樹頭)牆壁題詩

公 榮

牆壁題詩

    書桌上那個精緻的褐色筆筒,高約八英吋,是綠檀木雕刻而成的。二○○八年我與林中英、水月出席南昌文聯主辦的“宜春 · 明月山國際華人作家筆會”活動時,獲主辦單位贈送的。筆筒浮雕有兩個人物,一個古代士子將大毛筆高舉過頭,看樣子是正在牆上題字,書僮則伏在石桌上磨墨。構圖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都喜歡在牆壁上寫詩的,為何不寫在紙上而題在牆壁上呢?大概是詩人想讓多點人讀到自己的作品,因為一旦寫在牆壁上即屬於公共物品了,任何人都可以抄寫下來輾轉相傳了。

    蘇軾是這類“塗鴉”高手,他那首膾炙人口的絕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便是寫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的。廬山是名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李白已將廬山的美景寫絕了。所以,東坡便不寫景,從一個更廣的角度看廬山,寫出一首傳誦千古的哲理詩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相信是我們使用得最頻繁的詩句。

    寫在牆上是希望廣為流傳,這容易理解,但東坡在牆上題詩可能題到有點上癮,他當杭州地方官時,有一年因為太多犯人需要處理,結果在除夕夜他沒法回家,心中有氣,於是大筆一揮,便在牆上寫道:“小人營餱糧,墮網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餱糧即乾糧,也泛指糧食)東坡寫這首詩的地方,就是他自己辦公衙門的那堵牆。

    在牆壁上題詩也不是毫無風險的,宋江多飲了幾杯詩興大發,於是便在酒館的牆上寫道:“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正因為這首詩,“及時雨”幾乎人頭不保。

    公    榮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