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擬改國名惹猜測
九月九至十日,二十國集團峰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印度總統府日前在向峰會與會國代表發出晚宴邀請函上,寫的是“巴拉特(或譯‘婆羅多’)總統”,而不是通常的“印度總統”,引發印度將修改國名的猜測。
據報道,印度政府可能會在九月十八至二十二日舉行的議會特別會議上,正式提出將印度的英文名稱由“印度”更改為“巴拉特”,並在會議上審議。
自莫迪上台以來,一直在推動各種形式的改名,去殖民化,在政策上有其連貫性。去年九月,新德里將紀念英王喬治五世的“國王大道”改名為“責任大道”。印度首艘自產航母下水,印度海軍在儀式上展示了新的軍旗,新軍旗徹底放棄了英國海軍色彩濃厚的聖喬治十字設計。
但此次在決策和操作程序上頗讓人意外,體現了莫迪和印度人民黨較深的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的情懷。據印媒介紹,“巴拉特”的字面意思是“承載/攜帶”,實際意思為“尋找光明/知識的人”,代表光明和智慧。相比於“巴拉特”,“印度”這個稱謂是在英國殖民時期確立起來的,不僅歷史較短,而且關鍵是英國人給起的名字,被視為殖民和奴隸的象徵。作為有追求的統治者,莫迪對此可是咬牙切齒。
早在二○二○年,就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請將國名從“印度”改為“巴拉特”,但遭駁回。印度最高法院法官認為,印度憲法英文版第一章第一條已明文寫道:“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個聯邦”。
或許,那時候時機還不成熟,印度追求光明和改變的心態也沒有那麼迫切。但是,今天的印度積貧積弱的狀態已經有所改觀,人口躍居全球第一,經濟實力直追日本和德國,探測器也成功着陸月球南極,各方面都向好發展。已經隱隱有躋身世界第三的架勢,如果還籠罩在英國殖民陰影下,還怎麼追求光明、智慧和世界第三呢?
從印度高層推動更改國名可以看出,上層基本上達成一致意見。甚至有印度安全官員直截了當地說,遲改不如早改。
但反對黨國大黨稱,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放棄“印度”,因為“印度”在幾個世紀以來積累了不可估量的品牌價值。
還有反對者認為,印度政府此舉是政治操作,針對的正是反對黨兩個月前成立的“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縮寫為INDIA)。這一聯盟將在明年的全國選舉中挑戰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此次改名或有選舉的考慮,通過改名再打起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的牌,這是印度人民黨在過往選舉中就很擅長的。
對於大多數印度國民來說,其實不會考慮那麼多,因為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巴拉特”還是“印度”,意義都是一樣的,他們還得生存。不管怎麼改,印度還是巴拉特,巴拉特還是印度,都改變不了當前的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