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IF/ELSE/ELIF句式
在Python中,常常遇到的,就是如果這樣發生,就這樣做、而那樣發生,就那樣做。例子:
level = input('Press the level number 0-9 :')
if level == '0':
print('Hotel Lobby')
else:
print('Hotel other levels')
解釋:由於以上只有兩種情況,故不需要用到elif。如果只有一個情況出現,當然更不需要用else了。那麼,如果多過兩種情況,又如何呢?例子:
level = input('Press the level number 0-9 :')
if level == '0': # 樓層0 是酒店大堂
print('Hotel Lobby')
elif level == '1':
print('Hotel Chinese Restaurant')
elif level == '2':
print('Hotel Cafe')
else:
print('Hotel Room Level')
解釋:# 後句子所寫的是注解(comments),是程式員╱軟件開發員寫下解釋;用來提醒自己,絕對不是程式內容。另外,就編寫程式的基本風格而言,Python與其他語言的真正區別在於它使用縮入(Indentation)而不是括號和大括號等來指示程式塊(blocks)。例子1:
num = 2
if num == 1:
print(1)
print(2)
列印結果:2
例子2:
num = 2
if num == 1:
print(1)
print(2)
列印結果:空白,甚麼都沒有。
解釋:例子1,因print(2)沒有縮入,不屬於if的工作範圍。例子2,因print(2)跟print(1),同樣有縮入,故屬於這個if的工作範圍了。
Python中IF/ELSE/ELIF句式是用在不同的情況下,作出相對應的不同做法。倘若有大量不同情況,那麼,是否仍採用這個方式去處理?對日後程式維護(Program maintenance)會否構成沉重負擔呢?
學勤進修教育中心
電腦專科導師
周柏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