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廣告
請客想輕鬆 去搵碧麗宮
昔日內港及市中心新馬路,市面繁榮及交通繁忙。位於新馬路的國際大酒店開業於一九四一年,於一九四七年已開設有三樓的國際大酒家、二樓的勝利餐廳、一樓的咖啡室及地下的冰室酒吧。其後各飲食前輩亦洞悉先機,先後於新馬路附近一帶開設酒樓食店,略數如:鑽石酒家於一九六五年開業(後遭祝融吞噬)、金冠酒樓於一九六八年開業、京華酒樓於一九六九年開業、新馬路潮州酒樓於一九七三年開業(後改為麒麟閣粵菜酒家)、翠園酒家於一九七四年開業、美麗華酒樓於一九七五年開業、翡翠酒樓於一九七六年開業。碧麗宮酒樓於一九七七年開業,趕上新馬路的餐飲列車。
碧麗宮位處新馬路新中央大酒店內,裝修瑰麗堂皇,為增添氣派,地下入口大堂中央,設有別致的圓柱形魚缸,是當年的酒樓特色。左邊是極具氣勢的樓梯,而大堂右邊是營業部,附設有八張餐檯;酒樓閣樓是文華閣小菜廳,法國式裝飾極盡豪華,不設搭枱,全部聘用招呼周到的女侍應,負責文華閣服務工作。
碧麗宮酒樓的董事局,是由當地之商界名流組成,董事長黃漢興,副董事長何紹繩,執行董事總經理許世元,執行董事林根、陳昌祺等;由梁浩源任營業經理,副營業經理黃南、黃超偉,樓面部經理方潤;在招聘廚師方面不惜工本,為提高出品水準,特聘香港名廚,中菜部總廚梁韶、鍾錦,點心部主廚梁駒,燒味部主廚陳誠。酒樓的出品部包括中廚卅餘名、點心師傅廿餘名、燒味部七名。
為提升出品質素,附設細廚房供應文華閣及地廳。其時經常搜尋新穎食材待客,如搜羅罕見的大龍躉,推出龍躉宴、龍躉片火鍋、生扣龍躉皮、龍躉皮湯羹等;挪威的金絲魚作炒球,味道鮮美嫩滑。推出的招牌菜式有:蘇州牛肉卷、百花燕液球、三聘孔明雞、玉樹麒麟豆腐及瓦罉雞煲鮑翅等。如:蘇州牛肉卷是用牛肉片卷皮蛋塊,外面裹脆漿炸,外脆內牛肉片稔滑。而百花燕液球是款名貴菜式,嫣紅色的蝦膠球放碟中,翠綠西蘭花伴旁,再以燕窩茸埋玻璃芡淋面。三聘孔明雞以去骨炸子雞為主,旁件燒鳳肝、百花卷、雲腿,宜酒宜飯。
碧麗宮貴賓廳房備有彩色電視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電視機開始進入居民家庭,但因錄影機尚未推出,所以市民每晚習慣追電視劇,俗稱“電視機撈飯”時代;設有電視可以滿足電視機迷的食客。當時還盛行以流動車盛放電視機,移動到酒樓每一個地方供食客觀看。
貴賓廳房更附設專用電話,相信現今年輕人肯定感到驚訝!在流動電話面世之前,固網電話在本澳非常罕有,家裡有一具電話更是身份象徵。當年到酒樓用膳,如親友找你會直接打電話去酒樓,接線生(一般是收銀員兼任)會廣播叫咪:“陳XX先生、請到櫃面聽電話。”偶見有個別人士,刻意叫親友打電話畀自己,於廣播時慢慢步往櫃面,以引他人注目本人已在此用膳。
碧麗宮三樓裝修豪華,設龍鳳大禮堂,除經營早午市,晚宴可以筵開五十多席,廣告標榜“華麗大禮堂、氣派最夠威”。碧麗宮位處中區交通方便,更是喜筵婚宴首選,加上董事局由富商班底組成,交際人面廣自然有一定捧場客,所以其間晚市做個不停。
農曆八月份旺季,酒樓晚上可能同時接待二至三個婚宴,宴會大花牌令大門口特別光亮。當時婚筵個別主家按習俗,在晚宴上菜前,喜歡燃放炮竹助興。其時附近三間食肆,碧麗宮酒樓、翡翠酒樓及金冠酒樓,先後燃放鞭炮,一時間中區熱鬧非常,交通亦須瞬間停頓。
碧麗宮開業多年,在八十年代隨着潮流所趨,卡拉OK普及流行,酒樓耗費近十萬安裝卡拉OK,免費為宴會食客提供娛樂。其後新式酒樓面世,各地方菜式食肆投入市場,市民選擇多且口味喜轉變。傳統模式中式酒樓,經歷數十年的演繹,漸被市場淘汰,無奈約於二〇〇二年,碧麗宮在飲食大舞台落幕。
澳門資深飲食從業員
飲食業顧問及講者
羅錦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