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5漸成華主流毒株
據佛山市疾控中心消息:新冠病毒EG.5變異株,在當地流行毒株中逐漸佔據優勢,但危害仍在可控範圍內,尚無需擔心可能帶來的新一輪疫情影響。
本報綜合報道
據了解,EG.5屬於奧密克戎的亞型,是XBB.1.9.2的“後代”。世界衛生組織此前數據的顯示,在七月十七日至七月廿三日這一周時間內,EG.5在中國的流行率從百分之二十四點七上升至百分之四十五。
每年感染一至三次
為了充分了解疫情態勢,目前佛山市已經開展多類新冠變異株監測項目,包括監測哨點醫院採集的病例樣本、境外輸入的病例樣本,監測聚集性疫情及重點場所疫情樣本,重點關注重症及死亡患者樣本。
佛山市疾控中心表示,據綜合研判,目前疫情處於散發期,未來一段時間疫情將繼續保持平穩態勢。
此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表示,基於新冠的傳染性極強,感染過新冠後抗體自然衰減及沒有絕對的保護性新冠疫苗,基本上多數人每年會感染一至三次。“但是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特殊人群每年接種
盧洪洲建議,對於高齡、糖尿病、腫瘤基礎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每年定期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疫苗的策略,可以包括鼻噴疫苗以及皮下注射疫苗聯合免疫、多價新冠組合疫苗。
專家表示,目前並未看到感染EG.5導致重症死亡及入院人數增加。它仍是奧密克戎的亞變體,與XBB和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等情況類似,即使曾成為優勢毒株,也沒有在全球引起更多人感染,特別是沒有引起更多重症和死亡。新冠病毒一直在變,有時傳染性或致病性會強一點,但目前這些變化只是在一個範圍裡浮動,不用太過緊張。
盧洪洲稱,儘管新冠抗體的產生不管是自然免疫還是疫苗的被動免疫都會自然衰減,但只要新冠病毒變異沒有完全脫離奧密克戎的分支,人體都會有交叉免疫記憶。身體遇到EG.5新冠病毒會更快地反應,產生抗體。
專家也表示,再次感染多數情況是發生在六個月之後,即使是免疫力較差的老人,也主要發生在三個月後,建議老年人可以在康復後三個月再接種新冠疫苗。健康的非重點人群不需頻繁接種,自然感染加上接種過疫苗會有很強的免疫屏障。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病毒變異株EG.5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於九日發佈風險評估報告顯示,截至七日,已有來自五十一個國家的七千三百五十四份EG.5基因序列被上傳至“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其中有二千二百四十七份來自中國大陸,佔到百分之三十點六;一千三百五十六份來自美國,佔到百分之十八點四;一千○四十份來自韓國,佔到百分之十四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