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宰相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人們對古代宰相這一高官通常的了解。不是嗎?官員當上宰相,不但權傾朝野、位極人臣,還可能功蓋當世、名垂青史。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宰相,如管仲、蕭何、諸葛亮,都是流芳千古的名臣。但是“伴君如伴虎”,宰相作為離皇帝最近的大臣,也是個高危的職位。西漢時便有一種說法——待罪宰相。
此話最早出自陳平。漢文帝時,某日朝會,文帝向左丞相陳平提問,陳平誠惶誠恐地回答:“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意為:陛下不知我才智低劣,使我勉強擔任宰相職位。
“待罪宰相”本是陳平的自謙,卻無意道破了宰相一職高危的特性——有漢一朝,宰相們很少能得到善終。因罪而免職、坐牢、身死、滅族的宰相大有人在!
先說西漢開國名相蕭何。晚年時因勸劉邦將皇家園林上林苑還地於民,劉邦大怒,將其下獄。幸虧有一位名叫王衛尉的人為蕭何鳴冤,幾經勸諫,劉邦才赦免了蕭何。再說文帝時的右丞相周勃,是開國的大功臣,後來卻被誣以莫須有之罪,鋃鐺入獄,經太后和公主搭救才得免。
漢武帝時,公孫賀被任命為宰相,竟跪地痛哭,不肯接受宰相印。他說:“從是殆矣(我從此危險了)!”果然,十一年後,公孫賀蒙冤入獄,全家滅族。
公孫賀的恐懼,並非杞人憂天。在他之前,先後有多任丞相獲罪而死:元狩五年,宰相李蔡坐罪自殺;元鼎二年,丞相莊青翟自殺;元鼎五年,丞相趙周下獄死……公孫賀之後,宰相劉屈氂也因“大逆不道”,被綁在拉豬羊的廚車上遊街示衆,並處以腰斬的酷刑!
“待罪宰相”四個字,將封建王朝裏君權的霸凌、人權的微賤刻劃得入木三分。連宰相這樣的高官都朝不保夕,真是“官不聊生”,何況普羅百姓呢!
南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