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產業政策雙標操縱者
【中新社北京十一日電】商務部十一日發佈的《美國履行世貿組織規則義務情況報告》指出,美國是產業政策雙重標準操縱者。
違規補貼
報告指出,長期以來,在產業政策問題上,美國對自己和其他成員奉行不同的“標準”。美國一方面根據自身需求和產業發展階段,實施排他性、歧視性的產業政策,通過大規模提供涉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補貼,造成產能過剩,扭曲相關產品的全球市場。另一方面,美國卻對其他成員特別是發展中成員實施的支持國內產業發展的合理政策橫加指責。
報告進一步舉例稱,美國以減緩“氣候變化”為名大規模補貼扶持國內產業。為在清潔能源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美國政府以應對氣候變化為名制定了《二○二二年通脹削減法》,將提供高達三千六百九十億美元的可訴補貼甚至是禁止性補貼,以支持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
報告稱,在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中,《二○二二年通脹削減法》要求獲取補貼的前提是,關鍵礦物含量必須有一定比例是在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提取、加工或回收,電池組件需在北美地區生產和組裝,且關鍵礦物和電池組件的生產不得由“受關注的外國實體”完成,新電動車的最終組裝也要在北美境內進行等。在針對其他清潔能源的補貼中,納稅人須證明生產產品所用設施組成部分的鋼、鐵或者製成品等是在美國生產並且達到一定比例,才可能獲得稅收抵免。
反責他國
報告還稱,美國在通過產業政策大肆補貼自身國內產業的同時,卻以市場經濟體制的“捍衛者”和“主裁判”自居,頻繁指責其他成員利用產業政策支持和發展本國經濟。
如二○一八年以來,美國政府以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高額關稅為威脅,執意要求中國取消支持科技研發、落後地區發展等合理的產業政策。在美國主導的多份美國、歐盟和日本三方貿易部長聲明中,美國還提出要擴大禁止性補貼的範圍,並為其他“有害補貼”建立舉證責任倒置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