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特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衛局訪工聯宣控酒法
公益金助十一人重見光明
讀者捐款兩機構
密利拿總裁任葡企聯會駐華代表
葡領退休金公僕健在證明書登記
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落戶橫琴提升產業實力
開發精準診斷個體化治療方案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研究團隊成員於珠海市人民醫院探訪糖尿病足病人

    產學研優勢互補

    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科技基金按照特區政府“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以及特區政府大力促進科技創新的方針,重視應用研究、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以及與深合區結合,不斷優化資助計劃,提升科技的支撐帶動作用。為補充現時本澳產業應用場景不足,科技基金積極推動本澳的科研團隊與大灣區內的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由此達致成果轉化落地及積累產學研合作的經驗。本期將介紹於大灣區成功轉化的三項科研成果。

    糖尿病患者常因血液粘稠、血管炎症和局部血栓而形成後期併發症——糖尿病足,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足部缺血、潰瘍、感染,甚至壞疽。過往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足部護理和使用擴血管藥,但藥物很難有效達到潰瘍部位。為此,醫學界嘗試將來自成體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用於糖尿病足的治療,藉由它們分泌細胞因子刺激內源細胞再生,以促進局部細胞增殖和血管再生。但由於成體組織依賴捐贈,難以量產成藥。

    聯手開創新療法

    為優化糖尿病足的治療,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院長徐仁和特聘教授開創性地利用人胚幹細胞分化形成的間充質幹細胞,實現人工長期增殖,解決量產問題。在科技基金支持下,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通過跨地域的產學研合作,聯同大灣區相關單位共同推動成果轉化,由學院進行基礎及動物研究,横琴愛姆斯坦生物科技公司生產臨床級幹細胞軟膏,最後在珠海市人民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該項成果通過產學研合作創新,可望產生一系列新技術和新產品,培養新型科技專才,助力澳門和大灣區科技產業的發展,將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