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曲》
“亞瑟坐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裏,正在翻查一大疊講道的文稿。這是六月裏一個炎熱的傍晚,所有窗戶都敞開在那兒,只是為了陰涼,才把百葉窗半掩着。”亞瑟是個甚麼樣子的人?“他是一個瘦怯的小伙子,不大像三十年代英國中產階級的年輕人,倒像十六世紀人物畫裏的意大利人,從那長長的睫毛,敏感的嘴角,直到那纖小的手和腳,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顯得過分精緻,輪廓過分分明。”
以上是愛爾蘭女作家艾 · 麗 · 伏尼契(一八六四至一九六〇)所作長篇小說《牛虻》(李俍民譯)第一卷第一章對亞瑟美好形象的造像。不要忘記在亞瑟旁邊還有另外一個人,小說是這樣刻劃的:“蒙泰尼里的聲音很低,卻圓潤、響亮,音調像銀子般純淨,因而使他的談話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這是一個天生演說家的富於抑揚頓挫的聲音。”
我們再看蘇聯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一九五五年根據伏尼契原著拍攝的同名電影《牛虻》的一個場景。由偉大演員奧列格 · 斯特里仁諾夫飾演的亞瑟,在書櫃前或用心地看着甚麼或認真地思考着,而在畫面右邊,則坐着一直在默默凝視着亞瑟的神父蒙泰尼里。接着,我們看到亞瑟邊看着文稿邊踱步到蒙泰尼里的那張桌子前,然後聽到亞瑟與蒙泰尼里的親切對話:“神父,神父,我跟你在一起,總是覺得很快樂。我親愛的神父……我的母親死了之後,你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神父的回應分明飽含情感:“我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也沒有別的人了。我把你當作兒子一樣,你是我的光明,我是你快樂的源泉。”
讀小說《牛虻》,我們只能夠通過文字認識和了解亞瑟與蒙泰尼里,但在由蘇聯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一九〇六至一九七五)為電影《牛虻》的配樂之中,卻能在上述這一段的描述裡頭,聽到背景烘托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其為《浪漫曲》。 (二之一)
費拉拉